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匿名 2009-10-05 15:55:30
倒置句式在現(xiàn)代漢語中運用很少,但在文言文中卻十分普遍。主要有:(1)主謂倒置,一般為強調謂語,將謂語放到前邊,如“小人哉,樊須也!”(《論語》)。(2)賓語前置,有三種情況:①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該賓語置于動詞的前邊,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②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該賓語也置于動詞的前邊,如“大王來何操?”(《鴻門宴》)③借助“之”“是”將賓語提到動詞的前邊,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吞舟是漏。”(《與陳伯之書》)。(3)定語后置,現(xiàn)代漢語一般為定語在前,中心詞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現(xiàn)中心詞在前,定語在后的情況。如“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4)介詞結構位置,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介詞結構在動詞前邊的作狀語,在動詞后邊的作補語;而文言文中,介詞結構明明在動詞的后邊,翻譯的時候卻必須作狀語。如“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必須譯成“向孫將軍求救”,而不能說成“求救向孫將軍”。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難點,文言文中的省略現(xiàn)象十分普遍,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感知能力才能確切把握這種語言現(xiàn)象。它可以省略主語、謂語、賓語,還可以省略介詞等。以上諸多現(xiàn)象把握并不困難,難的是要把這些知識在閱讀實踐中自如地運用。如2000年第11題: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審于何得此絹審:知道
C.自放驢,取樵飲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質信:使者
該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試與學過的課文作比較:A項的“省”,讀xǐng,作“探望”,今天仍保留著這個義項,如“省親”。B項的“審”,課內出現(xiàn)過多次,如《促織》:“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審”為“詳細,周詳”);又如《察今》:“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審”為“觀察,考察”)。而《歸去來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句中的“審”字也作“了解,知道”講。D項的“信”作“信使”在《孔雀東南飛》中也早已見過:“自可斷來信。”此處似乎并不難判斷。C項的錯誤比較明顯,“取樵”是個動賓結構,“樵”是“取”的賓語,是名詞,當“柴禾”講,不能理解為“打柴”。
文言的詞語和句法掌握起來并不困難,只要平時注意,到高三時大約只需花一天的時間,便可總結出來。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文言文課內學習是第一位的,是基礎,課內學得好、學得精,腦中裝了幾十篇文章,知識便可轉化為能力,就會舉一反三,閱讀文言文的水平也就會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時不好好學習課文,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做題,考試時全憑猜測,那么,十個有十個是不會成功的。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