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09-28 15:48:52
歷史學科的生命在于真實。用史實來說話,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因此,對史實的全面掌握是高考復習的一個關鍵環節。
歷史知識包括:人物;事件(事態);組織(機構);制度(綱領、路線、計劃、條約);文化成果(包括理論、技術、文物器具、工程建筑、書籍文獻)。
人物:
對于杰出歷史人物應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把握:
第一,要知道他們的社會身份和屬于哪一歷史時代。
第二,要掌握他們的主要活動和業績。重要歷史人物的活動和業績在教科書中往往是分散的,高考可以選擇特定角度;要求應試者對此進行連貫的闡述。如孫中山“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其歷史活動貫穿于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不同歷史時期,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分別記述于不同章節,可以選擇特定角度將這些相對分散的記述連貫闡述。
事件或事態:
所謂事件,是指人們在短時段內進行的具有突發性、間斷性的歷史活動;而所謂事態,則是指人們在較長時段內從事的具有常規性、持續性的歷史活動。對于歷史事件要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把握:
第一,時間或背景。對于大部分歷史事件并不需要記住其發生的年、月、日等具體的時間,但須知道它們發生的歷史時期,或它們發生的時代背景。如對于“公車上書”,應知道它發生于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時。不過對少數重大的歷史事件(尤其是中國和世界近現代史中的事件),須掌握它們發生的具體時間。
第二,簡單經過或內容。如對于“公車上書”,應知道其主要內容是康有為、梁啟超領導參加會試的各省舉人上書光緒皇帝,反對簽訂《馬關條約》,要求變法。
第三,結果或影響。如對于“公車上書”,應知道它雖然沒能上達,但卻標志著戊戌維新運動的興起。
群體和組織、機構:
人類的歷史活動不僅是以個體形式進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體形式進行的。對于歷史領域的這種群體和組織、機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第一,存在或創立的時間、背景。如對于西域都護,應知道它設立于西漢時期。
第二,性質或功能、職能。如對于西域都護,應知道它是西漢政府對西域進行政治、軍事管理并保護商旅往來的機構。
第三,在歷史上的影響。對于西域都護,應知道它的設立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
制度、綱領、路線、計劃、條約:
對于歷史上的各種制度、綱領、路線、計劃、條約等,應從以下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產生的時間或背景。如對于科舉制,應知道它是作為九品中正制的替代物創立于隋。
第二,主要內容和沿革變化。對于科舉制,應知道它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分科考試的辦法來選拔官員,其考試在明清時期采用八股文。
第三,在歷史上的影響。如對科舉制應知道它打破了選任官員的門第限制,但八股取士使得士人脫離實際。歷史上的各種制度、政策、綱領、路線、計劃、條約等看似僵化的規則,都是由一定歷史時期的各種社會關系、政治關系凝聚而成的;蛘哒f,在它們文字形式的背后,其實隱藏著當時社會各個階級、階層、政治軍事集團、民族、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關系。歷史上的各種制度、政策、綱領、路線、計劃、條約等,往往存在著沿革變化過程,存在著文字規定與實際實行情況之間的差異。
文化成果(包括理論、技術、文物器具、工程建筑、書籍文獻):
歷史上各種理論、技術、文物器具、工程建筑、書籍文獻等,是人類動態文化創造的靜態成果,是人類歷史文化活動的結晶,在人類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須予以重視。對于這些人類歷史文化活動的成果,應從以下幾個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這些文化成果的產生時代或年代。如對于都江堰,應知道它修建于戰國時期。
第二,這些文化成果的創造者、總結者(他們有可能是一些知名的個人,也有可能是一些可知或不可知的群體)。如對于都江堰,應知道它是當時秦國蜀守李冰父子所組織修建。
第三,這些文化成果的內容或價值。如對于都江堰,應知道它是一項防洪灌溉工程,它使岷江水流由激轉緩,既可免除水患,又能灌溉田地。
為便于掌握,還可以將歷史知識這樣分類進行掌握:
教材明確標示或我們在理解上可以認定的“歷史之最”、“歷史第一”的史實。如“筒車”這種提水灌溉工具,盡管教材敘述它時沒有用“最早”的字眼,但1997年高考第3題考查它最早出現的朝代。這需要理解教材“唐朝農民……創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車”的表述。
歷史上具有“開始”、“開端”意義的史實
但有些似乎熟知的史實,如果讀書不細容易弄錯。如春秋時期私田的大量開墾導致井田制的破壞,但私田的出現是在春秋之前;北宋時興起的是私人講學的書院,而私人講學則在春秋時期的孔子就開始興辦了。
具有“標志”意義的重大史實
教材對很多重大史實都用“標志”做出評價,有一些重大史實教材沒有明確標示,需要我們分析試題得出結論。如美國侵略越南從“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其標志是派地面部隊到南方參戰(1996年高考第28題)。
具有轉折、決定性意義的史實
如20世紀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變,其中第二次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1999年高考第17題)。
具有特點、特征的史實
特點是指和同類歷史事物或同一歷史事物的不同發展階段相比較的不同點;一般從本質上去揭示,或在較大時間范圍反映歷史發展趨勢的固有特點,往往稱為特征。1999年高考第9題考查太平天國運動兩個新的時代特點:反封建同時反侵略;《資政新篇》具有資本主義色彩。
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重點經濟、文化建設成就。教材對歷史事件、現象和人物所作的結論、評價。如教材對洋務運動的評價有“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但我們復習時還應能結合自己所學知識得出新的結論:洋務運動是近代民族工業的開端,開啟中國近代化的先河。使自己對教材知識的掌握不是僅僅停留在字面上。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