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11-05 12:59:53
"言外之意"試題解析
近幾年,一種分析"言外之意"的試題在各地中考語文試卷中悄然興起。從試題的內容來看,分析語境中的言外之意的試題包括提供圖畫內容(如2000年江蘇泰州中考卷中第9題)和提供文字內容兩類。其中以后者居多。提供文字內容考查言外之意的考題,常表現為提供單獨的語境(如1997、1998年南京中考卷第24題,2000年重慶中考卷第5題)和結合文章閱讀來考查(如1999年武漢中考卷第43題,同年黃岡卷第32題,北京卷第19題與海淀卷第29題)兩種類型。
從題型來看,有的是提供選項備考生選擇(如2000年南通中考卷第6題),這類考題難度較小,只考查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層面:大多數考題則要求考生據語境寫出具體的言外之意,這不僅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考查了考生表達信息的能力。
解答這類試題時,明確試題的設計技巧,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可以提高答題效果。
一、把握語氣語調,領會感情
例1某上級主管對下屬職員說:"看看你干的好事!"
這位上級主管的言外之意是。
解答此題宜從揣摩說話人的語氣語調入手,這位上級主管采用的是祈使句,是斥責的語氣與口吻,他的言外之意是:"你把事情搞得糟透了!"
二.補充因果,巧會意圖
先看幾道例題:
例2某國王請阿凡提評論自己的詩,阿凡提規勸他不要再寫詩,被關進驢圈,后國王又召見阿凡提看其新作,阿凡提轉身就走,國王問他到哪里去,阿凡提答道:"到驢圈去,陛下!"
阿凡提的言外之意是。(限10個字內)(1998年南京中考題)
對例2我們作如下推理分析,便可揭示言外之意:
國王:
好詩不好---→關進驢圈
阿凡提:
省略內容←---進驢圈
國王的思考過程是由因及果,而阿凡提的表達則是循果析因,國王所認為的原因就是阿凡提所省略的言外之意。
三.揣摩喻體,巧悟本體
有些語句的言外之意,是說話者通過運用比喻來實現的,而且通常只出現喻體略去本體,只要分析出本體,便能悟出言外之意。
例3《三國演義》中寫到晉國司馬炎滅吳國、俘虜吳王孫皓。在接見孫皓命他就座時,司馬炎說:"朕設此位久矣。"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不要超過18個字)(1997年南京市中考題)
例4《陳涉世家》中陳涉說:"茍富貴,無相忘。"后遭到傭者譏笑,陳涉嘆息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陳涉此語的言外之意是。
例5公元975年,北宋軍圍金陵,當時南唐后主李煜派徐鉉請降,自愿去國號帝位、改稱藩主以自保,宋太宗趙匡義拍案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宋太宗的言外之意是。
上述三例的共同之處是說話人都采用設喻的方法表達自己的觀點。結合語境,分析出本體,則說話人的用意不言自明。例3中,司馬炎用"此位"(臣子之位)來喻吳國在晉國眼里的地位。滅吳之心萌生已久。例4,你們(指傭者,喻體為燕雀)怎能明白我(指陳涉自己,喻體為鴻鵠)的遠大志向呢?例5,一國不存在兩主,滅南唐之志不改。
四.巧化婉言為直言
直言就是話語所用詞匯意思與所要表達的實際意思一致,直截了當地說出;婉言是對于不愿意(或不便)直接說明白而采用相應的詞匯婉轉曲折地表達出來的語句。也就是婉言有言外之意,婉言的言外之意需要用直言來表達。
例6李大華正在陽臺上澆花,樓下的劉阿姨說:"小李,你真愛美啊,我曬的被子上也錦上添花了。"
你聽出的劉阿姨的言外之意是。(10字內)(2000年重慶市中考題)
例7請分析下列對話的言外之言。
50年代初,周總理接受美國記者的采訪時,隨手將一支美國派克鋼筆放在桌上。
記者: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生產的鋼筆呢?
總理:提起這支筆,那可就話長了。這不是一支普通的筆。它是一位朝鮮朋友從朝鮮戰場上得到的戰利品,是作為禮物送給我的。我覺得有意義,就收下了貴國的這支筆。
(1)美國記者:。
(2)周總理:。(1999年山西中考題)
例6、例7限于場合、氛圍,說話人均采用婉言來傳達信息。例6中劉阿姨考慮鄰里感情,用婉言暗示李大華澆花把自己晾曬的被子弄臟弄濕了。例7中雙方考慮是外事場合,都采用婉言。美國記者挑畔地暗示中國連綱筆也生產不出來,有諷刺之味;周總理則巧妙暗示對方:這支筆是侵朝美國敗于中朝軍民的見證物、暗示美國記者不要狂妄。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