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12-09 10:47:21
長期以來,詩歌教學一直存在著三多三少的現象。從課堂教學的對象看,教師講解多,學生閱讀少。從學詩過程來看,往往是分析多欣賞少。從能力培養看,往往側重于理解能力的訓練,而忽視表達能力的培養。三多三少的現象,使古詩教學表現出三個明顯的缺乏:即缺乏以想像聯想為形式的思維能力培養,缺乏以感悟和體驗為手段的鑒賞能力的培養,缺乏以學習方法為內容的自學能力的培養。
現代的語文教學應當擯棄陳舊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古詩五步學習法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設計的。如圖:
知詩 說詩 想詩 悟詩 品詩 學習過程
知內容 說詩意 想意境 情 感 品特色 ………訓練過程
理解力+表達力+ 思維力+ 感悟力+ 鑒賞力 = 自學能力
按照學生學習語文規律和古詩特色把每一首詩的學習大致分為漸進的五步,即依次為知詩、說詩、想詩、悟詩和品詩,每一步都有一個訓練重點,都側重于一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最終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知詩主要對學生進行理解詩歌的訓練。要求學生從文字到內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詩歌。如詩的類型(古體詩還是近體詩)、句式、句數、音韻、對仗、平仄、描寫景物及景物特點等等。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教師要設計好思考題,啟發和幫助學生理解。如杜甫《登高》首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寫的是晚秋長江邊的景色,理解詩歌時可圍繞“秋”字來連續設問,引導學生作深層次的理解:“風急天高”說明了什么?“猿嘯”為何“哀”?“渚”為何是“清”的?“沙”為何是白色的?鳥為何“飛回”?通過問題啟發讓學生懂得這首詩描寫的是長江岸邊的晚秋景色。正因為晚秋,所以天雖高西北風卻刮得又猛又快;正因為是晚秋,猿猴已感覺到冬天將要到來,它們又要面臨饑寒交迫的考驗,因而發出凄厲的長嘯;正因為是晚秋,長江邊的晝夜溫差大,空氣中的水汽在夜間凝結成霜,給岸邊沙土蒙上了一層白霜,而使得空間變得非常清晰;也正是因為“風急”,連鳥也一直盤旋不能高飛。寥寥十四字,將一個晚秋寫得淋漓盡致,而詩句中并未有一個“秋”字,字字是秋,處處寫秋,卻不見“秋”,真乃神來之筆。
說詩說詩就是說詩意。學生將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表達出來。一方面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另一方面為教師進一步教學提供依據。說詩的形式要力求多樣化。可詳說也可概說,可直說也可泛說,可以個人說也可以分組討論選代表說等等。
想詩在知詩、說詩的基礎上,通過聽詩而想詩,邊聽邊想,想像詩描繪的內容和意境,體會詩的詩情幽意,為悟詩奠定良好的基礎。想詩訓練一方面要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另一方面要注意教給學生想像和聯想的方法。如王維《山居秋瞑》描繪了一幅雨后的山中晚秋美景圖畫,其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極富想像的空間,單就“竹喧歸浣女”可設計這樣的想像:先從竹子想起,一根、兩根……一片竹林,然后想一群浣女,洗完衣裳,邊走邊說,邊嬉戲邊打鬧地向竹林走來,最后再在竹林上面疊加一輪明月。這樣一群洗衣少女邊說邊笑地走進了月光斑駁的竹林,竹林一下子熱鬧起來……
悟詩學生在知-說-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感悟作者通過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對詩的理解逐漸向較高的理性層次靠近。如前所述《山居秋瞑》,學生通過“知詩”了解了詩的內容,通過“想詩”進一步理解了作者描繪的充滿閑適和自得的山居生活,學生就會覺得王維筆下的“山”并不是“空山”而是充滿了愜意,令人樂此忘返,留戀不舍。就連那些深受“王孫兮山中不可久留”影響的人見了也不得不改變看法。因而作者在最后寫道:“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由景生情直抒胸臆。再聯系王維的生平和思想,學生不難悟出王維向往閑適田園生活,對大自然情有獨鐘的思想感情,也不難看出他對人生和社會不是積極進取,而是有意逃避的消極思想傾向。在這里適時地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和對待生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效果很好。悟詩是學詩的關鍵和重點,教學時要做到:一是在想詩的基礎上找好突破口,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悟詩階段;二是結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背景幫助學生感悟;三是抓準時機適時地滲透思想教育,使文道有機地統一起來。
品詩學生在對詩歌經過一系列訓練,整體熟悉詩歌后就會自覺地去感受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帶著感情,設身處地地像作者一樣吟誦詩歌,抒發情感,受到啟迪。同時,也會積極地總結自己學詩中的成功經驗為以后學詩提供方法,并逐漸形成自學能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