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12-15 14:19:21
一、在正文前的引文中,薩特說他的“記憶”既是“沉重”的,又是“美麗”的,試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薩特這樣說的原因。
本題抓住引文中兩個關鍵詞,作為把握課文內容的切入點,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薩特說到,克拉庫耶伐次這座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墳墓,埋葬了7000個被殘殺的人。課文再現了半個世紀前那一段殘酷的歷史,一天之內,納粹殺死7000人,其中包括300名孩子,鮮血染紅三百五十多英畝土地,被殘殺者臨死前的哀號仿佛就在我們耳畔回響。大屠殺慘絕人寰,歷史是沉重的,記憶是沉重的。
面對屠殺,塞爾維亞人表現了“整個民族的英勇”。課文中寫到一位不愿茍且偷生,寧死不屈的老師,就是一個例子。這一方面的記憶又是美麗的。
二、課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長的描寫和議論,請仔細體味其中的含義,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①凄風。苦雨。天昏。地暗。
(這里連用四個句號,起到了什么表達效果?這里僅僅是在描寫天氣嗎?)
②“他們殺孩子、老師,也殺牧師、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純樸勤勞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詞強調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③歷史、現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你怎樣理解這看似矛盾的議論?)
④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
(聯系上下文,說說這幾句話的內涵。)
⑤明赫白仍然雙手撐著頭流淚。我和安格爾走過去和他握手。許多人走過去和他握手。
(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眾人的寬恕和尊重。)
本題培養學生精讀的習慣,注意領會語言的深層含義,增強語感,提高理解力。
1.這里不僅是描寫天氣,而且在渲染氣氛,“天地亦與人同哀”。連用四個句號,成為四個短句,使每個字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表意功能。讀者的閱讀速度自然放慢,讀兩個字,停頓一下,想像一個畫面。這樣開頭讓讀者一上來就感受到無限悲哀的氛圍。
2.“全是”一詞包含了作者對被殘殺者的深切同情,對屠殺無辜平民的法西斯強盜的憤怒控訴。
3.看似矛盾,其實并不矛盾。成千上萬的人來紀念當年被殘殺的人,特別是兩位生還者來到這里,半個世紀前殘酷的歷史呈現在人們眼前,在凄風苦雨的悲哀氣氛中,歷史和現實融合了。殘酷的歷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沒有忘記歷史,成千上萬人來到這里紀念死者,這又是美麗的。這一切都是真實的;47年前納粹竟然認為種族有優劣,要消滅劣等種族,這又是何等荒謬。
4.作者想強調不能忘記歷史,只有記住歷史,吸取歷史教訓,才能保證世間永遠不再有戰爭和屠殺。
5.明赫白反省本國的侵略罪行,認識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摯,態度非常誠懇。半個世紀前的罪行是納粹強盜犯下的,明赫白是沒有責任的,他卻代上一代人受過,所以人們寬恕他,尊重他。
三、你對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論有什么看法?寫一則感想或評論,200字左右。
教師可以用安格爾的話啟發學生思考。關鍵是區別侵略與被侵略。要抓住關鍵,探究這個日本人的思想根源是什么,言論的實質是什么,危害是什么。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