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教師博客 2006-12-10 14:09:24
聽講就是聽老師講課,這是學習程序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每個學生在學校學習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然而同樣是聽講,由于每個學生的水平不同,效果卻大不相同。俗話說,行家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正是這個道理。
在歷史發展的某個特定的階段,不同階層的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對于某個特定階段的某個重大歷史題材,不同的音樂家寫出的音樂篇章不同,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感受相異;對于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家演奏出的味道不同,因為每個人對作品的理解不同;對于同一個(組)演奏家演奏的同一首作品,不同聽眾的感受不同,有的可與之產生共鳴,或心潮澎湃,或陶醉于音樂之中,有的則無動于衷,因為每個聽眾的音樂欣賞水平不同。若能指出演奏者演奏的特點或不足,那一定是音樂方面的專家了。
聽講也是同理。老師講課,就如同演奏家在演奏指定的作品,老師的水平不同,對課本內容的理解不同,表達能力或方式不同,當然味道就不同。一個水平高的老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水平層次,把課講得道理深刻,且通俗易懂,從而可吸引住絕大多數同學的注意力,并能隨時發現同學中的疑難之處及時予以解決。水平較差的老師,則只會照本宣科,并不斷地埋怨學生的水平太低。一個好的老師可以通過他的課堂教學,把學生引入一座知識的殿堂,激發出學生濃厚的興趣,有時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使其一輩子從事于這個領域的研究。如果一個學生喜歡某一門課程,往往一開始總是出于對那門課程任課老師的崇拜。
然而,對于學生來說,好老師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們不能要求我們的每一位老師都是博學多才的學者,和藹可親的長輩,智慧超群的辯論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老師也有一個積累教學經驗、逐步成長的過程。我們也不能因為任課教師的水平不行,而放棄這門課程的學習。一個好的學生應能適應大多數老師的授課。這類學生的自學能力很強,對老師不會表現出過分的依賴。次一等的學生則常常表現出對老師強烈的依賴性,一般是哪門課程老師講得好,他就學得好,反之則學得差。而有些學生則是無論老師講得好壞都無關緊要,因為他根本就不學、不聽講。
一般來講,對于初學者而言,一門課程的最初幾堂課是最為重要的,每一章節最初建立概念的部分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對于一門新開設的課程,一個有經驗的老師,一開場寥寥數語,就可以使學生對該課程所學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激發出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能否學好每一章節的內容,一開始是否建立起正確的概念是其關鍵,老師講課,最精彩的部分也在這里,等到開始講例題,高潮就已經過去了。所以作為學生,對于最初的這幾節課,要特別給予關注。會聽課的學生,在建立概念時,會特別注意;不會聽講的學生,則會認為一開始較簡單,沒有予以足夠的注意,等到講例題時,才開始注意聽講,卻發現聽講有些吃力,有些聽不懂了。
老師授課一般情況下要照顧大多數學生,由于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聽課會出現三種情況:
(一)、聽起來很輕松。這類學生一般學習成績較好,基礎較牢固。你若屬于這類學生,上課時應該超前思維,不僅應該當堂消化授課內容,還應注意尋找與以前學過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老師講例題的一種解法時,你應同時拿出幾種解法的思路,并比較與老師的思路之間的差異。課后應在閱讀教科書的同時,參閱參考書以擴大視野,除了作業,還應增加習題量。
(二)、可以跟上老師的思路。這類學生是老師照顧的對象,屬于大多數。這些同學聽講時,要注意力集中,腦子稍一走神,就會漏掉重要的內容,增加聽課的難度。必要時,可以做一些筆記,課后對照教科書,一邊閱讀,一邊消化,然后認真完成作業。再有精力,可以參閱一些參考書,以擴大視野。
(三)、聽講很吃力,或根本聽不懂。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就遇到過一些聽講有嚴重障礙的學生,他們都說上課基本上或根本聽不懂。怎么辦?通過進一步了解,我發現,同樣是聽不懂,但情況還是各有不同。因此采取的措施也應不同。
例如,有些年輕教師教學經驗不足,不了解學生的基礎,沒有在講新課程之前補充所需的基礎知識,只是照本宣科,使多數學生聽不懂。這顯然不是學生的問題。但是假如你遇到了這樣的老師怎么辦?一味地抱怨并不能解決問題。這時,作為學生,你應事先自己補充一下有關的知識。自學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不聽講,自己看書自學,效果可能更好。
有些學生因轉學等原因,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后不太適應,或因方言不通及口音差異,或因教學進度不同,聽課遇到了障礙。這些學生上課時注意力要特別集中,努力適應新的環境,爭取盡快熟悉老師的口音和教學方式,必要時應先請老師幫助或通過自學,補一下所需的基礎知識或趕一下進度。
有些同學聽不懂的原因是基礎差,對老師所講的內容反應不過來,聽講時懵懵懂懂,不是一點都聽不懂,但也不能全都聽懂。這些學生應該課前預習,尤其是英語,要先熟悉一下上課時要講的內容,再聽講時就會容易許多。此外,課后還要通過閱讀教科書,及時消化所學的課程。日久天長,就會逐步補上基礎,提高聽講的能力。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復習時,老師講得特別快,學生不易跟上老師的思維。這時,學生應一方面做好筆記,一方面注意抓住老師講解的大思路,至于細節問題,可以課后慢慢消化。
有一類學生,上課從來不聽講,卻說自己聽不懂。其實他不聽講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聽講習慣,一開始老師講概念的時候他沒有認真聽,所以到后來想聽也聽不懂了。聽不懂,當然就更不想聽了,以后每一步都跟不上,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像這樣的學生,一旦有朝一日突然想學習了,卻因基礎太差,上課又根本聽不懂,怎么辦?遇到這樣的學生,我采取的辦法是給他從頭補起。上課時聽不懂就不聽了,讓他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來消化我給他補習的內容,做我給他布置的習題。因為我給他補習的速度很快,等到他趕上了學校的教學進度,然后再聽講正常上課。經過證明,許多學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聽講是一個積極思維的過程,也是和老師進行思維交流的過程。我們只有認清自己思維的基礎,不斷調整自己思維的方式,提高自己聽講的水平,才能逐漸有效地抓住老師講課內容的重點和思路,從而提高自己的聽講效率和學習成績。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