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 2007-09-22 16:00:14
媒體的記者19日從教育部獲悉,《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規范》已于日前頒布,基于此建立的學籍管理方法不僅將使學生情況一目了然,還將使義務教育保障經費落到實處,使農民工子女就學更有保障。(9月20日中國新聞網)
對中小學生學籍實行全國統一管理,使其逐步與戶籍脫鉤,也就意味著中小學生今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學校,上學不再受地域的限制。此舉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也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得到了一定緩解。但學籍管理新政實施后,是不是就如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所說“農民工子女無論到哪里,都可以及時、便捷地進入學校就讀”呢?事實恐怕不會如此樂觀。
首先來看,隨著戶籍與學籍脫鉤,相當一部分外來人員會將子女帶在身邊就近上學,這是可以預知的事情。那么,我們的城市做好了準備嗎?以北京為例,據今年2月北京晚報報道,北京外來人口子女達到38萬,全市教育資源不堪重負,已有專家呼吁:北京應該科學測算外來人口承載能力,對流動兒童就學問題首先解決“存量”,同時要控制“增量”。
可想而知,伴隨學籍管理新政的出臺,大量外地學生會如潮而至,城市現有的教育資源是難以從容應對這種局面的。相反,新政實施后,由于供需矛盾變得更為突出,學校與學校、家長與家長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擇校費、贊助費之類或公開或隱秘的各種收費勢必也會水漲船高,如此一來,即便一部分外來人口子女能留在城市,其付出的成本代價,恐怕也要將自己能從免費義務教育中得到的實惠抵消得一干二凈,而對于更多的外來人口來說,學籍管理新政只是給了他們某種希望,至少在短時期內,并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關鍵還在于,學籍統一管理所針對的只是中小學生,而國家的高考政策并沒有作出相應的調整,考生無論在何地就讀,都必須在戶口所在地參加高考。因而,離開原籍在外地上學的學生,尤其是高中生,除非你打算放棄高考,否則,就必須面對這樣一個實際問題:你如何保證自己能與其他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事實上,城鄉差距、地域差距是客觀存在,這種差距反映在教育上,也就是各地在教材的選擇上各有偏重,在考試科目的設置上不盡相同,高招錄取分數線也高低不等。在“全國統一命題、統一劃定分數線”尚只是一種良好愿望的情況下,城市中的一些外來學生雖然看似得到了享受公平教育的機會,而實際上,他們也許因此而遭遇到更大的不公,在高考這個非常關鍵的競爭中,使自己處于極為不利的位置。
一項新的政策出臺,必然要帶來一些新的情況,出現一些新的問題。中小學生學籍統一管理雖然搭建了一個公平教育的平臺,但要讓更多的人能真正從中獲益,顯然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