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晨報 作者:王婧 2007-12-20 09:32:56
從本學期開始,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外外國語學校全面實施課程學分制管理,并將學分制與對學生的各項評價直接掛鉤,學生必須在幾大類課程中修滿規定的學分方能畢業。該校校長林敏如表示:“引入學分制管理是想把學生全部的學習、生活都納入課程軌道,不以成績評價學生的好壞,從而打破校園內‘唯分數論’的狀況!
修學分保證學生全面發展
林敏如介紹說,校方曾經在家長中進行過一次調查,結果90%的家長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綜合素質出色,而不是只會死讀書的人。為此,校方決定在德育、體育、美育等大類的選修課,以及早鍛煉、社團活動、學生自我管理等多方面引入學分制管理,規定學生每一項都必須修滿規定的學分,以此來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
根據校方的規定,學生每學期必須選修人文科技類和藝體類各1門以上的課程。而音樂、體育、美術這樣往往被忽略的必修課,校方也各安排了10分。學生在早鍛煉、廣播操、課外閱讀、勞動、社會實踐等四十多門課程中必須修到足夠的學分才能拿到畢業證。
學生因此增加學習動力
據記者了解,與走班制掛鉤的學分管理在許多歐美國家的中小學已成慣例,但在上海的中小學中依然處在探索階段。雖然本市早前出臺的《上海市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中提出,本市高中階段學校將實行學分管理,從而給予學生在學習內容和層次上更多的選擇權,然而設立充分的校本課程是學分制得以試行的基礎,由于經濟因素和可供選擇課程數量的有限,本市多數學校離真正的學分管理還相差甚遠。
很多學校一般只會在選修課上象征性地嘗試學分管理,在主干課程上卻少有涉及,真正能夠讓學生選修課程發揮作用的學校并不多。而且,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學校常常不愿意拿出時間開設選修課,寧愿補習必修課。加上選修課的開課費用,師資力量不足等因素,有的學校課程表上即使安排了選修,也流于形式。據一些學校老師反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限制了選修課的開設和學分制管理,那就是管理難度相當大。
為防止學分管理流于形式,該校對學分內容及評價方式都作了嚴格的規定。對列入學分管理課程的考核,出勤率占30%,學習態度占20%,實踐活動或書面考核占50%,學生每選修完一門課程并經考核合格方能得到一定的學分。學校還將學分制與學生的各項評價指標直接掛鉤,在評選優秀學生、校內獎學金發放、優秀畢業生推薦時,學分都將作為重要參考成績,占到30%的比例。
昨天,該校的幾名學生對記者表示,對一些原本不重視的課程已經改變了學習態度,有學分的約束,增加了學習動力,也提高了對某些課程的重視度。
[專家觀點]
如果實施得好可能推廣
對于中學實行學分制管理的想法,市教科院研究員吳增強表示贊同,認為學分制與最終評價掛鉤的做法能引起學生對“副科”的重視,防止學分制管理流于形式。不過他也指出,這樣的舉措出發點雖好但能否真正取得實效還要看具體的推行,畢竟不同于大學,目前中學校園內實行學分制管理的還很少,而考慮到學分制對課程門類和數量的要求,中學里也很難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
對此,市教委有關人士表示,對學校的一些新做法應該予以關注和鼓勵,如果今后實施得好將不排除予以推廣的可能性。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