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原創 2009-11-11 14:00:47
摘要:我還給大家提個要求。因為是電影故事,請大家邊聽邊在腦海中把這個故事幻化成電影畫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電影攝影師”,一定能夠把畫面在大腦中構想得場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夠切實地身臨其境。能做到嗎?……
《登高》韓軍課堂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愿意聽電影故事嗎?
生:愿意!
師:不過,這不是一個歡樂的故事,而是一個凄楚悲涼的故事。聽著,心情會很沉重。
我還給大家提個要求。因為是電影故事,請大家邊聽邊在腦海中把這個故事幻化成電影畫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電影攝影師”,一定能夠把畫面在大腦中構想得場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夠切實地身臨其境。能做到嗎?
生:能!
師:我開始講述。(語調低沉,語速緩慢,滿懷感情)1200多年前,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后。夔州,長江邊。大風凜冽地吹,吹得江邊萬木凋零。樹葉在天空中飄飄灑灑,漫山遍地滿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滾滾翻騰,急劇地向前沖擊。凄冷的風中,有幾只孤鳥在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老人朝山上走來。他衣衫襤褸,老眼渾濁,蓬頭垢面。老人步履蹣跚,跌跌撞撞。他已經滿身疾病,有肺病、瘧疾、風痹。而且已經“右臂偏枯耳半聾”。
重陽節,是登高祈求長壽的節日。可是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愁潦倒,似乎已經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時,國家正處在戰亂之中,他遠離家鄉,孤獨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面對萬里江天,面對孤獨的飛鳥,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
(放音樂《二泉映月》,老師在樂聲中滿懷深情地朗誦《登高》全詩。課堂中氣氛凝重,有些學生流下淚來)
師:這個老人是難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師,請您再朗誦一遍吧!(她紅著臉,噙著眼淚。全體學生都應聲附和)
師:老師朗誦得好嗎?還沒聽夠呀。
生:好,還想再聽!
(師再朗誦,學生跟讀)
師:大家讀得相當棒!我猜一定比平時讀得好。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一生:老師,你很動情。你感染了我們大家,我們被不知不覺感動了。
師:那么,老師為什么很動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這首詩。
師:了解還是理解?
生:理解。
師:對,要想讀好,首先得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我們常說一句話,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師:“言為——”
生:言為心聲。
師:我有這樣一個觀點,不知對不對?即,要想讀好一首詩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當成作者,化身為其人,就當這首詩或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寫的。老師在讀這首詩時就真是這樣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個老病孤獨的杜甫。我就站在長江邊上,衣衫襤樓,蓬頭垢面,登高望遠,懷想家鄉,思念親人,牽掛祖國,同時更凄涼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這一輩子。
所以,讀好一首詩,理解——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謂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書:理性地把握)這應是誦讀好的一個前提。
可是,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你們并沒有跟我一樣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這首詩呀,你們為什么也讀得這么好呢?
(課堂中一時沉寂。學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們被你開頭的描述感動了。
一生:你開頭的描述,非常凄涼,再加上我們一想像,挺難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們不知不覺就進入到一種意境中去了。
師:對,老師形象而動情的語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老師力圖造成一種氛圍,用這來“沖擊”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書:形象的語言描述)僅*語言嗎?還有沒有其他因素?
一生:還有老師的語調、表情。
一生:再加上動作。
師:語調、表情怎么樣?動作又怎么樣?
生:語調低沉、憂傷。
生:朗誦到“潦倒新停濁酒杯”時,你有一個動作,你端起杯來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師:對,語言,語調,表情,動作,(板書:語言語調表情動作)這都是非常關鍵的。
一生:還有,音樂的烘托。
師:對,還有音樂的烘托,這也是很重要的。(板書:音樂)諸多因素綜合到一塊,就形成了一種境界,文學上叫做——
生:意境。
師: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涼,悲傷,憂傷,痛苦,孤獨……
師:實際上,老師的語言、語調、表情、動作,再加上音樂,這就是一種“暗示”,同學們在不自覺中接受了這種“暗示”,不自覺中啟動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覺中調動了自我的想像,因而也就進入了老師所設定的(實際是杜甫的語言所設定的)特定情境。(板書:不自覺)所有這些語言、語調、表情、動作、音樂,都可以叫什么呢?這些都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師:感性的表現。(板書:感性的表現)
這是一篇飽蘊情感的文學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現;要做到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擔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現。我們就以這兩條為準則進入到這首詩中去。
師:今天我們學的這首詩首聯共寫了幾種景物?
生:六種。風、天、猿、渚、沙、鳥。
師:各分別用什么詞描寫的?
生:風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別用“嘯哀”“清”“白”“飛回”。師:十四字寫六種景,什么特點?
生:凝練。
師:急風、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飛鳥,各給人什么感覺?設身處地想想。
一生:急風使人感到非常冷。
師:身體的,還是心靈的?
生:既有身體的,又有心靈的。但更主要是心靈的。
生:心寒。
生:天高,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
生;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
師:“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飛鳥,你們想像一下,應該是一種什么處境的鳥?
一生:我想,應該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鳥。因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鳥。它在到處盤旋,尋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覺得,這是一只跟鳥群失散的鳥。
師:同學們敢于展開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詩給我們留下的空白。總之,這是不是一只歡樂的鳥呢?
生:不是,這是一只孤獨痛苦的鳥。
師:我們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歡樂的呢?而且大家為什么都認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為我們都是根據杜甫此時此刻的處境去想像的。此時杜甫孤單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師:詩人毛澤東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鷹擊長空”;詩人王維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雞鳴山更幽”。它們有什么不同嗎?
一生:毛澤東筆下的鳥是充滿活力和朝氣的鳥。
一生:王維筆下的鳥是悠閑自在的鳥。
師:為什么?
一生:因為毛澤東當時正處在立志改造中國的青年時期。
一生:王維特別向往幽靜的大自然。
師:如此說來,那鷹與鳥就是毛澤東和王維的化身了?
一生:我認為是這樣。
師:就讓我們化身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風中,面對清渚、白沙、孤鳥,誦讀一下這兩句。“風急”——要讀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齒間顫抖著讀出這兩個字;“天高”——調子要很高并帶拖腔,沖上去,描繪得很遼遠,但內心很孤單渺小;“猿嘯哀”——要有欲哭的調子;……讀“鳥飛回”——要想,我杜甫孤獨漂泊,遠離家鄉,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還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嗎?
語調、表情、動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視,清渚、沙白——要俯視,“鳥飛回”——要遠望,向著家鄉看。
對老師的示范,既要聽,又要看。
(師生共讀)
師:頜聯,寫了幾種景物?
生:只有兩種,落木、長江。
師:由落水,我們想到什么?由樹及人,還是要聯系杜甫的此時此境來聯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葉飄零,肯定想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經到了生命晚秋。
師:生命怎么樣?長久還是短暫?
生:生命短暫。
師: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767年,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
如果說“落木蕭蕭”是有生命短暫之感的話,那么,“不盡長江”呢?
生:應該是時間的無窮。
生:是歷史長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師:能把這聯上下兩句的意思,聯系起來總結一下嗎?
一生:我覺得似乎是互相對比著寫的。
師:是對比,有沒有襯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
師:或者反過來說——
一生: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
師:“人的生命”,指的是人類的生命,還是個人的生命?
一生:是個人生命。歷史和時間越悠久,個人生命就越顯得短暫。
師:總結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萬古長青。那么,這兩句應該怎樣朗誦?你就是杜甫,面對蕭蕭落木,你應該是什么心情?讀這句你應該想什么?你心里的潛臺詞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這么快、轉眼間就老了呢?(生試讀,很沉郁。全體學生為之鼓掌)
師:第二句,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怎么樣?
一生:有些無可奈何。
師:有一些。還有呢?
一生:老師,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覺得這句更多是……是一種氣勢。
師:什么氣勢?
一生:一種很宏大的氣勢。
師:對的,有無可奈何。但同時,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的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說,他僅僅是無可奈何嗎?難道他對生命的短暫想不通嗎?他是不是想違背自然規律而祈求長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知道人無論活到何時,都難免一死。這是一種必然規律。
師: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讀的時候,大家應該把這種豁達、坦蕩,那種氣魄讀出來。應該讀得昂揚一些。站在長江岸邊面對洶涌的波濤,目光遠望,音調略高。尤其“滾滾”二字應該讀出磅慮的氣勢。待到這里,已經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時應該高昂一些。
(全體讀)
師:從畫面上,首聯和頷聯有何不同?
一生:首聯是一個一個局部景的連綴,頷聯就是一個整體的大景。
師:用電影鏡頭來比方一下。
一生:首聯是一系列鏡頭的組合,頷聯就是江和樹的一個大場景。
師;前者有鏡頭組接、切換,俯仰天地;后者是長鏡頭,大筆揮灑,一氣呵成。如果說前兩聯是寫景的話,那么后兩聯是什么?
生:抒情。
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什么是“做客”?是否和現在的“做客”相同?
生:不同,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鄉的意思。
師:是一般的那種客居他鄉嗎?比方說,有的同學也是在外求學,這也是客居他鄉呀,有什么不同嗎?
生:杜甫這里是漂泊他鄉、流浪他鄉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時是在戰亂的年代。
師:是短時間的嗎?
生:是長久的,不斷的。“常”做客。
師:杜甫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
什么叫登臺呢?能否根據過去學過的詩解釋一下?
(生集體背王維詩《九月九回憶山東兄弟》)
生:登臺,是九九重陽節的一種習俗。
師:古人為什么登臺?是為了祈求長壽。登臺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獨自一人。
師:登臺的地點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鄉,而杜甫呢?
生:是在離家萬里的他鄉。
師:什么季節呢?
生:悲涼的秋天。
師:做客并登臺,已是兩層“愁”,是雙倍的愁。想想看,再這樣層層疊加上去已是幾層了?
生:六層。
師:再往深處想,杜甫登臺是在什么年紀?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師:拖著什么樣的身體?
生:多病的身體。
師:這樣又是幾層、幾倍的愁苦了。
生:八層愁苦。
師: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努力傳達出杜甫老人那種沉郁頓挫的深層次的內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體實在的體驗。如讀“萬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著家鄉,“萬”“悲”“常”都要重讀,如“萬”,開口要大,腔調要拖長,以描繪迢遙萬里之狀;讀“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涼。“百年多病獨登臺”,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獨,孤苦伶什,形單影只,無所依傍。“百”“多”“獨”都要重讀,其中“獨”字要讀得特別痛苦。跟老師一塊讀。
(生齊讀、單讀)
師: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國難,是連年的戰亂。
師:是從哪聯的哪句詩知道的?
生:從“艱難苦恨繁霜鬢”一句知道的。
師:這句詩怎么解釋?
生:由于艱難痛苦和仇恨,使我兩鬢斑白了。
師:苦,是什么意思?
失:痛苦。
師:這樣解釋大體上也講得過去。不過,老師還有一種解釋:在國勢艱難的時候,我極度痛恨我已經老了,以致兩鬢斑白了。苦,是極度的意思。咱們比較一下哪種解釋更好?
生:老師的解釋更好。因為,這樣更表現出杜甫的憂國憂民。
生:杜甫想為國家出力,平定戰亂,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為國家出力了。
師:是一種什么心情?憂愁還是憂憤?
生:憂憤,心急如焚。
師:對,就是心急如焚,這個詞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發叢生,兩鬢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從句法角度還能講出些道理來嗎?比方,前后兩句是對偶的,句法的結構應該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濁酒杯”,“新停”與“濁酒杯”之間是動賓結構,是“剛剛停下濁酒杯”的意思。(師:也就是剛戒了酒)那么上句相應的詞“苦恨”與“繁霜鬢”也應該是動賓結構,是“極度痛恨兩鬢染霜”的意思。
師:句法結構對應,相應的詞也兩兩相對。“新”與“苦”都是副詞。大家應該為這位同學的認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同學再認真想想,“艱難”僅僅指國家艱難嗎?
一生:我覺得更主要的還有個人艱難。因為杜甫此時已經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渾身是病,他估計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時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應該是自己艱難的不容易的一生。
師:有道理,顛沛流離,坎坎坷坷——幾乎一直伴隨著杜甫老人的一生。這里既有國家的艱難,又有個人的苦難,二者都有。他既憂國,憂民,又憂身。我特別強調杜甫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處世準則,而杜甫卻是無論窮達,都是兼濟天下。
杜甫這個人特別愛喝酒,我們學過的杜甫的詩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寫到喝酒了。還能舉出些喝酒的例子來嗎?
生:“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師:杜甫《九日》詩中有“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杜甫客也喝酒,憂也喝酒。咱們中國似乎惟有酒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時是重陽節呀,按習俗應該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卻不能喝酒了。因為——
一生:因為他有肺病等多種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為窮困,他也不一定能夠有酒喝。
師:同學們,借酒才能澆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悶的情緒。可是卻不能喝酒,這愁悶可怎么了卻,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結在詩的結尾,郁結在杜甫老人的心頭。我們讀的時候,也應該把這種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悶表達出來。
“艱難”要讀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別重,從牙縫間吐出這兩個字,“繁霜鬢”又要稍緩,但聲音不能低。當讀“新停濁酒杯”時,要把欲罷不能的情緒表達出來。(師生共讀)。
師:(深情地)同學們,這首詩大家已經背下來了。杜甫是我們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們每個人的精神先輩。讓我們在樂聲中背過這首詩,永遠銘記這首詩,這是杜甫老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