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12 14:58:19
摘要:1997年大學畢業時,韓旭憑著優異的學業成績和系學生會主席的實踐經驗,留校擔任輔導員。“輔導員事情忒多,學生的衣、食、住、行、學、玩、心理、情感和社會活動等得管著,評優、評獎、入黨…… |
12年前,她,作為一名品學兼優的畢業生留校任輔導員。
12年來,她,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始終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愛心和智慧。
12年后,她,繼2006年榮獲山東高校首屆“十佳輔導員”榮譽稱號后,又榮獲2009年度“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和“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12年的敬業與執著,12年的喜樂與憂苦,12年的激情與堅守,她用愛心、智慧和辛勤,把大學里最基層的“小角色”工作做成了眾口贊譽的品牌,用她的非凡愛心演繹了一個非凡的校園傳奇。
她——就是被學生冠名“韓姐”、“韓導”和“韓韓”等親切綽號的我校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院輔導員韓旭。
思路—定位—成效
1997年大學畢業時,韓旭憑著優異的學業成績和系學生會主席的實踐經驗,留校擔任輔導員。“輔導員事情忒多,學生的衣、食、住、行、學、玩、心理、情感和社會活動等得管著,評優、評獎、入黨、考研、助學金發放等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更是需費心費力去做好。剛工作時,我總是很忙很累,卻老覺得有點瞎忙似的。”韓旭說,“于是我處處留心,期望找到某個工作載體和定位,以承載我的忙碌。”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偶然的啟示,使她萌發了新的工作思路。有一次,原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崔張賀給輔導員開例會,他在小黑板上寫了《孫子兵法》中的“兵倚正,以奇勝。”韓旭說:“這與校訓中的‘守正出奇’有異曲同工之妙,仿佛是送給我的真經寶典,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扉。那時我就想,輔導員工作要有新的定位,我所在的系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活動,精品活動,甚至是品牌活動。”
思考以謀事。很快,韓旭在實踐中找到了她所尋找的工作載體和定位。在學業管理方面,她建立了嚴明有效的“兩個層面、三個聯系和四個環節”制度。兩個層面即全體學生和需關注的學生;三個聯系即聯系任課老師、聯系個別學生家長、聯系需關注學生;四個環節即平日的學風建設、特殊時期的學習引導、考前鼓勵和督促、考后的總結和反饋。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強德育工作,豐富文化生活,在學院的支持下,她創建了國旗班,組織開展了我做博士小助手、美文頌讀和面對面論壇等12個校園活動,產生了良好的效果。韓旭一手創建的國旗班,已出色完成各類場合升旗儀式三千余次,在2002屆至2009屆的42名國旗班畢業生中,黨員占80%以上,考研錄取率在90%以上,其中考取北大研究生的有13人、考取清華的有6人。此外,國旗班還于2001年榮獲青島市“十佳志愿者服務集體”稱號,2007年榮獲山東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獎”。她組織開展的我做博士小助手活動,目前已累計提交“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作品57項、科技論文40余篇,獲省、市獎勵多項。2005年,從我做博士小助手活動小組中選出的3名學生赴美參加國際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一舉獲得“杰出創新獎”,為祖國和學校贏得了榮譽。院黨總支副書記陸婕說:“這一系列制度和活動,是重視團隊精神、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成功范例,已在學生中形成品牌,效果自不待言。”韓旭說:“榮譽來自學生,屬于集體,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
輔導員工作似乎沒什么技術含量,五百多個學生的日常事務,全是瑣碎加瑣碎,卻是哪一個也馬虎不得。韓旭總是隨身帶著一本工作日記,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活動、心理、家庭情況、談心日期和要點、已做和要做的事以及每個班里的各種事情等。郎曉輝是韓旭帶的2006屆學生,畢業后留校任輔導員。提及韓旭,他動情地說:“不說別的,韓老師的工作日記至少有20本了,少說也有幾百萬字了吧,而且那上面的每一件事,都是她親自做過的。
我們真的都很感激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那些畢業的同學,不管是聚會還是出差到青島,必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要來看看韓老師。”
我深知這份事業的神圣和無上價值
天天月月年年,在忙忙碌碌中,韓旭始終以她細膩的愛心去撫慰和鼓勵那些年輕而嬌嫩的心靈,以她強烈的責任心去培育貧困生和行動有障礙學生的更多自信和自強。
12年中,韓旭帶過9位行動有障礙的學生。2003級有位沈同學,身世非常不幸,五歲時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受刺激精神失常,喪失勞動能力,他初中時遇車禍,因無錢醫治,落下腿部殘疾。開學報到后,這位同學因為擔心父親無人照顧,入學兩月離校返家兩次。韓旭了解情況后,立即去家訪。當她看到破敗冰冷的草屋,看到神志不清、衣衫襤褸的沈同學父親時,百感交集,當即委托村委會照顧沈父,后來又幾次代表學校送去慰問金。沈同學也在學校資助下穩定了學習情緒,繼續學業。大四剛開學,韓旭帶頭為沈同學籌款,讓他參加物流師培訓班,后來又幫他利用視頻成功面試并簽約。目前沈同學工作和生活已越來越好。
繁忙的工作中,總有許多令韓旭終生都忘不了的感動。一天早上,韓旭在辦公室門口發現一小袋已洗凈并腌好的小魚,奇怪的是還有一包開了封的鹽。原來約一月前,有位特困生的媽媽來青島打工,因遲遲沒找到工作,盤纏用光陷入困窘。韓旭知道后立刻安頓好這位媽媽,并四處托人為她找到一份家政工作。為了感謝韓旭,這位媽媽在一個月后剛發工資的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在給雇主買菜時用自己的微薄工資買了小魚和鹽并洗凈腌好,連同剩下的半包鹽一并送到了韓旭辦公室門口。
一位雙目失明的家長,聽說韓旭要去家訪,用干瘦的雙手摸索著把長滿野草的小院打掃干凈。相依為命的父女倆面對家徒四壁的艱難,堅強樂觀,心中裝滿的是對學校和老師的感激。一位單親媽媽把一針一線納出的鞋墊兒,送給韓旭以感謝她用自己的工資,為她孩子買參考書付競賽費。
每逢節日,韓旭都會收到很多在校學生和已畢業學生的問候和祝福。張婧在祝福卡上寫道:“韓導,忘不了你晚上工作到很晚的場景,忘不了你細心觀察貧困生后送給他衣物的舉動,更忘不了在我最困難時期你給我的安慰、幫助和鼓勵。”學生鄭敏輝寫道:“因為你的付出,才使我們如此幸福,……”韓旭感慨地說:“12年了,有過許多困難和挫折,是領導和同事們的鼓勵,是學生和家長們的深情,使我走到今天,也使我深知這份事業的神圣和無上價值。”
長相守——是種考驗
12年中,韓旭曾有兩次可轉做教學工作的機會。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1月,韓旭當時已博士畢業了,韓旭回憶說:“當時我已過30歲了,確實想過轉了算了,但一想起那些學生們,還是選擇了留守。”
新時代、新形勢對輔導員的定位和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輔導員去更多思考、學習和探索。韓旭對此有深刻認識,她說:“輔導員工作不僅僅是一種理想和實踐,也不僅僅是一種激情和職責,我熱愛青年學生和我的工作,這個職業就是我的事業,在我內心,始終都有一份發自靈魂的強烈責任感,催促自己不斷總結,不斷前行,不斷創新。”
工作之余,韓旭堅持自我總結、學習和提升。她撰寫的《輔導員手記》在《青島大學報》上連載,引起持續強烈反響;她撰寫的論文《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角色變化及自身素質的鍛造與提高》,2008年榮獲全國高校輔導員優秀論文三等獎。
《士兵突擊》里老A隊長袁朗曾對他的士兵說:“長相守,是種考驗。”韓旭說:“我是‘突迷’,長相守的考驗,對我而言,就是在這個崗位上,繼續認真負責,努力工作,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充實而美好的大學生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