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h高h污肉办公室_啊好深从后面狠狠撞进去_男人把女人靠到爽痛视频_亚洲欧美色综合大色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報考 > 教育動態 > 正文

院士張景中:我想把數學變容易

來源:羊城晚報 2009-12-01 14:52:24

中考真題

智能內容

  ●那么多青少年喜愛我的作品,是一種幸福,一種享受!

  ●有一陣子,媒體上出現不少討伐數學競賽的聲音,我留意到了,有的教育專家甚至認為數學競賽之害甚于黃賭毒。我的第一個想法是,中國現在值得反對的事情不少,論輕重緩急還遠遠輪不到數學競賽吧?

  ●可以把學數學比作吃核桃。核桃仁要砸開了才能吃到。有些核桃外殼與核桃仁緊密相連,成都人形象地叫“夾米子核桃”,如果砸不得法,砸開了還很難吃到。數學教育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砸核桃吃核桃仁;而教育數學呢,則是要研究改良核桃的品種,讓核桃更美味,更有營養,更容易砸開吃凈!

  ●我在北大讀書時,一年級的課程就是由江澤涵院士和程民德院士來講。那時不要求教授出多少SCI(科學引文索引),爭取多少項目經費,教授把主要力量放在教書育人上。可惜現在很難做到這樣了。

  一個從事計算機推理研究的科學家,卻幾十年如一日,熱心于用淺顯的語言寫書給青少年看;他喜愛數學,有志于為教育改造數學,把數學變得更容易。

  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科學家、科普作家張景中。他說:“那么多青少年喜愛我的作品,是一種幸福,一種享受!”

  名人會

  人物檔案

  張景中,著名計算機科學家、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1995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2004年當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數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現任廣州大學計算機教育軟件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名譽所長。

  張景中在計算機科學和數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成果。其還撰寫了大量科普文章和通俗讀物,1990年被中國科普協會審定為建國以來貢獻突出的科普作家之一,1994年被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評為十大金作家之一,2008年被廣東省科普協會評為資深科普作家。其作品《教育數學叢書》、《數學家的眼光》、《院士數學講座》等多次榮獲國家、省、市級獎勵。

  關鍵詞:科普、科研

  兒時讀科普書是興趣

  而今寫科普書是責任

  羊城晚報:張院士,您是怎樣開始科普寫作的?

  張景中:我主要從事科研。社會為我們提供了科研條件和環境,我們當然有責任向大家說明研究對象的情形和研究工作的意義。國家要求攀登項目結題時一定要編寫一本科普書,我認為這個規定很好,說明科普工作不僅是科普作家的事,也是科學家的責任。

  當然,我做科普工作,也有我個人的原因。我小時候喜歡讀科普作品。法布爾的書讓我看到一個新奇的世界,伊林的作品讓我知道了許多平常的東西包含著不平常的故事和道理。科普讀物啟發我思考,激勵我探索,使我產生了研究和創新的愿望。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出書,也要寫好看的科普書。就這樣,我給自己加上了寫科普書的責任。

  好看科普書真不易寫

  十幾行字苦思兩天半

  羊城晚報:科研花費了您不少精力,您還擠得出時間?

  張景中:寫出好的科普作品確實不容易。如何選擇話題,如何打比方,都要反復想,一再修改。有些東西,人家大科學家寫過,你敢不敢班門弄斧?能不能給讀者新啟發?都是挑戰。例如,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指出,分數355/113是圓周率π的一個很好的近似值,稱之為密率。密率好在哪?這是一個不錯的科普話題。數學大師華羅庚指出,在分母不超過366的所有分數當中,沒有比密率更接近π的分數了。要說明其中道理,他用到數論里的丟番圖理論。后來另一位著名數學家在一本科普書里,用連分數的方法,更進一步地論證出,在分母不超過6000的所有分數當中,沒有比密率更接近π的分數。

  能不能用更淺顯的方法,更充分地說明密率的好處呢?我反復思考,發現可以用初中生的數學知識,簡捷地論證出更好的結論:在分母不超過16500的所有分數中,沒有比密率更接近π的分數!并且指出,有一個分母為16604的分數,確實比密率更接近π。這點道理寫在書里不過十幾行,但想到它,卻用了兩天多時間。

  羊城晚報:科普作家不僅需要有科學研究,還要有人文修養……您怎么看待科學精神和人文修養的關系?

  張景中:一般來說,科學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真善美應當是每個人的追求,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其實科學家寫科普文章的并不少,只是要想寫好太花時間、太花精力,而社會評價又往往不及研究論文。例如評職稱不承認科普文章。在這種導向下,能夠做研究的人多數自然不愿意在科普上下功夫。

  寫好科普文章可能需要人文修養和一點藝術素質,但更重要的,是對科學成果本質的理解,是創新精神。

  曾作論文與前人重復

  華羅庚含蓄點撥后學

  羊城晚報:聽說您在北大讀書時開始寫論文,還和大數學家華羅庚打過交道?

  張景中:在學習解析幾何時,我看到一本教材上有條定理,說滿足函數方程f(x+y)=f(x)+f(y)的函數f(x)如果連續,一定是“齊次線性函數”,即f(x)=a?x。我想,f(x)如果不連續,結果如何呢?應用課外看到的集合論中的“任意選擇公理”,我解決了自己提出的這個問題。于是就寫成一篇稿子寄給《數學進展》,很快順利地發表了。

  不久,編輯部來函,說有讀者來信,問這篇文章解決的問題出于何處?前人有何工作?我回信說問題是自己提出來的,不知道前人的工作。編輯部又寫信來說,做研究工作寫論文應當了解自己所研究的問題的背景和前人的有關成果,這是對讀者負責,也是做研究工作應當知道的。于是我就到資料室查文獻,一年一年向上查,查了3個星期,查到30多年前,發現1920年有一篇德文的文獻,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把查到的結果寫信告訴了編輯部,編輯部在刊物上發了一條啟事,說作者來函說明此結果與以前某某人工作有重復,向讀者致歉,作為此事的了結。

  后來,在數學所工作的邵品琮學長向我透露,編輯部信中所說的“讀者”來信,實際上就是刊物主編華羅庚先生的意見。他因為出國,在刊物出版后才看到我的文章,發現與前人工作重復,就指示工作人員給我寫信,促使我學習做研究工作的基本規矩。這個經歷使我終身受益。華羅庚先生關心后學的熱情,使我終身銘記!

  關鍵詞:奧數

  一味討伐奧數有偏頗

  考試體制更難辭其咎

  羊城晚報:近年來各地“奧數”成風,雖然不乏反對聲,但風頭仍勁。您怎么看?

  張景中:有一陣子,媒體上出現不少討伐數學競賽的聲音,我留意到了,有的教育專家甚至認為數學競賽之害甚于黃賭毒。我的第一個想法是,中國現在值得反對的事情不少,論輕重緩急還遠遠輪不到數學競賽吧。再仔細讀這些反對者的意見:他們反對的實際上是某些為牟利而誤人子弟的數學競賽培訓。

  數學競賽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參與,它是面向青少年中很小一部分數學愛好者而組織的活動。這些數學愛好者估計不超過約2億中小學生的5%。

  數學競賽培訓活動過熱產生的消極影響,和升學考試體制以及教育資源分配過分集中等多種因素有關,這筆賬不能算在數學競賽頭上。對于青少年的課外興趣活動,積極的對策不應是限制堵塞,而是開源分流。開展多種課外活動,比如鋼琴比賽、動漫比賽等,讓更多的青少年各得其所。如果都辦得像數學競賽這樣成功并且被認可,數學競賽培訓活動過熱的問題自然就化解或緩解了。

  奧數學習不應被限制

  該反思的是獲獎加分

  羊城晚報:不少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時,往往選擇高考、中考能加分的項目。

  張景中:這還是說明各種競賽辦得成功的少,被認可的少。其實各學科都可以辦奧賽,物理奧賽、化學奧賽、計算機奧賽等,這些目前發展都不夠,認可度不高。我覺得接著應該認可信息技術競賽,因為孩子適合學習信息技術和軟件的很多,會遠遠超過5%,且社會對這類人才的需求也很大。

  很多孩子扎堆報名奧賽培訓班,我了解過,多數其實聽不懂。不過好處也是有的,他學習之后再回到課堂,原來的東西就感覺容易了。雖然奧賽的題目他不會做,但至少知道了還有這樣的題目,可以這樣設問,眼界開闊了。

  我覺得奧數不應被限制,需要反思的是奧數獲獎后高考、中考加分的做法。如果不再加分了,為分數而學習的人就沒有了,家長報名時也就不那么盲目了。而真正有興趣有特長的人,不加分他也愿意學。

  關鍵詞:教育數學

  數學難就難在殼太硬

  要研究如何更易砸開

  羊城晚報:有教育界人士認為中小學數學偏難,讓孩子頭疼。您認同嗎?

  張景中:我認為初中的偏容易,高中的偏難;課上學的較容易,考試起來很難。學生只靠課本上的東西,考不出好的成績,必須補許多課外的東西。

  數學本身是比較難的,比如2/3+3/2這個分數題,按照一般的思維,應該是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但這是不對的,必須首先通分。我的體會是,數學本身很難,必須找到方法使它變得容易起來,要想辦法改變數學知識的組織方式。

  知識的組織方式和學習的難易有密切關系,如英語中的12個月的名字:January,February……背這12個單詞要花點功夫;如果改良一下:一月就叫Monthone,二月就叫Monthtwo等,馬上就能理解,就能記住,學起來就容易多了。生活語言如此,科學的語言———數學,何嘗不是這樣呢?

  國外教育同樣面臨數學難的問題。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美國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要搞好數學教育,但收效甚微。一位美國著名數學家說,我們有錢,有人,但沒方向。我也這樣看,他們不成功的關鍵就是沒找到正確方向。他們只是研究數學怎么教,而沒有考慮改造數學本身,讓數學變得容易起來。我在1989年提出的“教育數學”概念,就是讓數學變容易。

  羊城晚報:怎么理解“教育數學”?

  張景中:簡單說就是改造數學使之更適合于教學和學習。可以把學數學比作吃核桃。核桃仁要砸開了才能吃到。有些核桃外殼與核桃仁緊密相連,成都人形象地叫“夾米子核桃”,如果砸不得法,砸開了還很難吃到。數學教育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砸核桃吃核桃仁。而教育數學呢,則是要研究改良核桃的品種,讓核桃更美味,更有營養,更容易砸開吃凈!

  致力于使數學變容易

  盼千萬學子從中受惠

  羊城晚報:您花費很多精力致力于數學教育、科普推廣,近年來又致力于教學工具“超級畫板”的研發。您把它看成自己的事業?

  張景中:數學教育、科普推廣,教學工具“超級畫板”都是有理論研究的。例如用計算機回答初中生的數學問題,還沒有人研究出這樣的系統。關鍵是要用學生學過的知識,用學生理解的方式自動解題,這就難了。

  通常認為中學里三角難學。本來初中要學“解任意三角形”,現在這個內容放在高中了,就是大家認為太難了。如果把這部分變容易,變得小學生都能理解多好!這就是科研課題。我多年來研究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初步教學實驗表明,用新的方法來講三角,學生更容易理解。

  把數學變容易是需要研究的。初等數學如此,高等數學也如此。為了把微積分變得容易理解,牛頓、拉格朗日、費米、庫朗都下過功夫,華羅庚親自寫高等數學教材,也力求寫出新意。林群院士在這方面做了十幾年,研究出來還到中學去講。要從基礎上改進一個發展了幾百年的學科,當然很難。一旦有所進展,會使千千萬萬學子受益,意義不可估量。

  “無痛數學”非鼓勵偷懶

  學習可以有趣不會輕松

  羊城晚報:你在努力創造“無痛數學”?

  張景中:是的,可以減少學習的痛苦。不過我不相信學習是輕松的。真正學習都是要下功夫的,想輕松只能學到膚淺的東西。但若學習方法對頭,效率會高一些,并且會很有趣。

  寫科普作品也有兩種,一種是把科學外的趣味放進來,調劑學習者的心情;另一種是把科學內的趣味發掘出來,是知識本身的趣味讓學習變得有趣。后者是我努力的方向。

  羊城晚報:聽說您特別喜歡當老師,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邀請,您都很樂意去講?

  張景中:這也是學習,也是研究。教學相長。陳省身那么大的數學家,還要給學生講微積分呢。我在北大讀書時,一年級的課程就是由江澤涵院士和程民德院士來講。那時不要求教授出多少SCI(科學引文索引),爭取多少項目經費,教授把主要力量放在教書育人上。可惜現在很難做到這樣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