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百度文庫 作者:dbheyou 2010-06-21 10:36:02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初中化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中考化學的熱點考查內容之一。從每年的中考試卷評析中可以發現:同學們在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時屢有失誤。為幫助同學們了解這一考點的命題方向及題型,走出解題誤區,現結合各地中考試卷,將相關題型及解題注意事項小結如下:
【考點1 】 考查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容
★知識鏈接:
由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容可知: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K,活動性最弱的金屬是Au,能跟酸發生置換反應的金屬的化學活動性比氫(H)強,能把另一金屬從其可溶性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的金屬的活動性比鹽中金屬的活動性強。
◎例1、經過課外學習,小明發現鎳(Ni)也能排入下列金屬活動性順序中:K、________ 、Na、Mg、Al、Zn、Fe、Ni、Sn、Pb、(H)、Cu、Hg、Ag、Pt、Au
(1)用元素符號將上述金屬活動性順序補充完整。
(2)已知鎳鹽中鎳元素顯+2價。寫出一個有金屬鎳參加的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容及其應用,屬記憶及簡單應用考題。(1)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容可知:所缺金屬為Ca;(2)金屬Ni的活動性比金屬銅、金屬汞強,所以金屬Ni能夠跟銅、汞等的可溶性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如:Ni+CuSO4=NiSO4+Cu或Ni+Hg(NO3)2=Ni(NO3)2+Hg等。(只要合理并符合要求即可)
【考點2】考查金屬與酸之間的置換反應
★知識鏈接:金屬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產生氫氣應具備的條件是:(1)金屬的位置: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要在氫(H)的前面;(2)酸要用無氧化性的酸,如鹽酸、稀硫酸等;(3)硝酸具有氧化性與金屬反應時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氫氣,因而不發生置換反應。
◎例2、下列除雜(括號內的是雜質)所選試劑合理的是( )
A. Cu(Zn)稀鹽酸
B. CO2氣體(HCl) 氫氧化鈉溶液
C. CuO(Cu) 稀硫酸
D. Na24溶液(Na2CO3) 氯化鋇溶液
解析: A中Cu與稀鹽酸不發生置換反應,因為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Cu位于H的后面,而Zn能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而除去;選項C中CuO能與稀硫酸反應,而Cu不與稀硫酸反應,達不到除雜的目的;選項B、D中的雜質及欲保留的物質均能與所選試劑反應,同樣達不到除雜的目的。因此,正確選項為A。
【考點3 】 考查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
★知識鏈接:金屬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條件是:(1) 金屬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2) 特殊性:由于鉀、鈣、鈉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在鹽溶液中它們首先會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和氫氣,因而不會置換出鹽中的金屬; (3) 鹽必須溶于水; (4) 鐵與鹽溶液反應時生成+2價的亞鐵鹽,金屬與鐵鹽反應時要用+2價的亞鐵鹽;(5)同一金屬與不同的鹽反應時, 該金屬先與活動性較弱的金屬所組成的鹽反應;不同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時,活動性強的金屬先與鹽反應。
◎例3、某金屬加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廢液含有少量硝酸銀和硝酸銅,為回收利用資源和防止污染,該廠向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無氣體產生。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和銅,一定不含鐵
B. 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鐵和銅
C. 濾液中一定有硝酸亞鐵,一定沒有硝酸銀和硝酸銅
D. 濾液中一定有硝酸亞鐵,可能有硝酸銀和硝酸銅
解析:將鐵粉加入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鐵粉先與硝酸銀溶液反應:Fe+2AgNO3=Fe(NO3)2+2Ag;待Fe與硝酸銀溶液反應完后,才與硝酸銅溶液反應;向濾出的固體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無氣體產生說明鐵沒有剩余,因此硝酸銀要么全部與鐵反應,要么有剩余,即硝酸銅可能與鐵發生了反應,也可能沒有與鐵反應,正確答案為D。
【考點4】考查對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知識鏈接:能跟酸發生置換反應的金屬的化學活動性比氫(H)強;能把另一金屬從其可溶性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的金屬的活動性比鹽中金屬的活動性強。
◎例4、為測定a、b、c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某同學將金屬a、b、c分別放入稀硫酸中,b溶解并產生氣泡,a、c不反應;另將a放入c的硝酸鹽溶液中,a表面析出c。據此分析,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A.b、a、c B.c、b、a C.b、c、a D. a、b、c
解析:金屬b放入稀硫酸中能溶解并產生氣泡,而金屬a、c 卻不能,說明金屬b的活動性比金屬a、c強,將a放入c的硝酸鹽溶液中,a表面析出c,說明金屬a的活動性比金屬c強,因此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b﹥a﹥c ,正確選項為A。
【考點5】考查對化學方程式正誤的判斷
★知識鏈接:判斷化學方程式的正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所寫化學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觀事實;(2)反應物或產物的化學式是否正確;(2)化學方程式是否配平;(4)是否注明了反應條件;(5)是否標明了產物的狀態( “↑” 或“↓”符號);(6)反應物或產物是否滿足反應發生的條件。
◎例5 (2006黑龍江考題)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解析:選項A不符合客觀事實,產物應為SO2而不是SO3;選項B沒有注明反應條件,也沒有配平;選項C不符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沒有氣體、沉淀或水生成);對選項D來說金屬Cu 的活動性比Hg強,Cu可以與Hg(NO3)2發生置換反應,置換出Hg(NO3)2中的Hg,該選項為正確選項,應選D。
【考點6】考查反應后溶液質量的變化情況
★知識鏈接:判斷置換反應發生后溶液質量的變化,只要比較反應前后溶液中溶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相應計量數的積的大小即可。若反應后的溶液中溶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相應計量數的積變小,則反應后溶液的質量減小,否則增大。
◎例6、把鐵片分別放入下列各物質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質量增加的是()
A .Al2(SO4)3 B.CuSO4
C.H2SO4 D.AgNO3
解析:Fe的金屬活動性不如金屬Al強,Fe不與Al2(SO4)3發生置換反應,溶液質量無變化;根據鐵與CuSO4、H2SO4、AgN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推知:Fe與H2SO4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加,Fe與CuSO4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應選 C。
【考點7】考查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有關計算
★知識鏈接:解答該類考題首先應判斷該反應是否發生,然后正確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再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有關知識進行計算。
◎例7、繼黃金、鉑金之后,鈀金(Pd)首飾在市場上悄然興起。為了獲得鈀金,取17.7%的PdCl2溶液100g,加入10.0g鐵粉使其充分反應得到鈀金和鐵的氯化物。經分析所得鈀金的質量為10.6g,未反應的鐵粉質量為4.4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成鐵的氯化物質量為12.7g
B.生成鐵的氯化物質量為95.0g
C.生成鐵的氯化物為FeCl2
D.生成鐵的氯化物為FeCl3
解析: 鐵與鹽溶液反應時生成+2價的亞鐵鹽,因此選項C正確,選項D是錯誤的;因為鐵有剩余,參加反應的鐵粉的質量為:10.0g- 4.4g=5.6g,設生成FeCl2 的質量為x
【考點8】考查影響金屬與酸發生置換反應速率的因素
★知識鏈接:該類實驗方案一般采用控制變量法。即用不同金屬和酸反應時,應保持不變的因素是酸的種類及其質量分數,可變因素為金屬的種類;同種金屬和酸反應時,應保持不變的因素是酸的種類及其質量分數,可變因素為金屬的狀態(粉末狀或塊狀);同種金屬和酸反應時,也可保持金屬的種類不變,而改變酸的質量分數(或種類)。通過比較實驗現象的不同,結合相應的反應條件得出結論。
◎例8、為了探究影響金屬與酸反應程度的因素,進行了以下實驗:
由此得出影響金屬與酸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有:
因素一: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三: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金屬鎂的活動性比鐵強,鎂粉和鐵粉分別與5%鹽酸反應時,鎂粉產生氣體快,說明金屬活動性越強,金屬與酸反應越劇烈;鐵粉和鐵片分別與10%鹽酸反應,鐵粉產生氣體快,說明金屬與酸的接觸面積越大,金屬與酸反應越劇烈;鐵片分別與5%鹽酸和10%鹽酸反應,10%鹽酸產生氣體快,說明鹽酸越濃,金屬與酸反應越劇烈。綜上所述,可知影響金屬與酸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有:
(1)金屬活動性的強弱;(2)金屬的表面積大小;(3)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等因素。
【考點9】考查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知識的探究
★知識鏈接:科學探究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說,其基本過程具有6個要素:提出科學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制定計劃,設計實驗;觀察與實驗,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與評價;表達與交流。某些探究過程只包含其中的幾個要素,而且也不一定按上面呈現的順序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目標是使同學們領悟科學探究的思想,培養進行科學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進對科學探究方法與過程的理解。
◎例9、小明在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時,對課本上“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一般可以將位于其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這句話產生了好奇。為什么用“一般”這個詞呢?難道還有例外嗎?
[查閱資料]Na性質活潑,常溫下,可與氧氣反應,也可以與水反應放出氫氣。
[實驗與分析] ①在實驗室中,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②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金屬鈉,放在濾紙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投人蒸餾水中,發現鈉塊立刻熔化成銀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到處游動,滴入酚酞試液后溶液變成紅色;③往硫酸銅溶液中投入一小塊鈉,出現藍色沉淀,但沒有紅色物質析出。
(1)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___________。
(2)從實驗②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任寫3條)
(3)寫出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結論] 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不一定將位于其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解析:任何規律性的東西都有其適用條件,離開了這一條件,它就會失去本身的意義。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反應也不例外。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認真閱讀文中的資料,充分利用資料中的信息進行解答。
(1)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防止鈉與水、氧氣反應。
(2)從實驗②中,能得出的信息有:鈉是銀白色金屬、質軟、密度比水小、熔點低、反應放熱、與水反應的產物中有堿性物質等。
(3)將金屬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有: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總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CuSO4=Cu(OH)2↓+2SO4+H2↑。
除此之外,可能還有一些關于該方面的考題,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望該文能起到“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的作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