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2010-11-16 09:25:24
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的分區部分,《地理課程標準》只規定了必選區域的數量,而沒有規定必須學習哪些區域。本考試標準對區域地理的學習提供四個案例,旨在幫助廣大師生明確區域的基本地理要素,以及學習區域地理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認識世界的大洲案例------亞洲。
①通過閱讀地圖,說明亞洲的主要部分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西北與歐洲連為一體,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②通過讀圖和閱讀有關資料,歸納出亞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地跨熱帶、北溫帶和北寒帶,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河流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
亞洲的地形復雜多樣,是造成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勢,使河流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③通過閱讀有關資料,知道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壓力:由于人口的增長速度遠快于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于是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地,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過度放牧,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④通過分析有關資料,知道亞洲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少數國家如日本屬于發達國家,大部分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即使同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差異也很大。
◆認識世界的地區案例---歐洲西部。
①通過讀圖,知道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東與歐洲東部相連;知道主要國家有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等,這4個國家的首都分別是巴黎、柏林、倫敦、羅馬。
②通過閱讀地形圖或地形剖面圖,知道歐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③通過讀圖或閱讀有關資料,知道歐洲西部的氣候深受大西洋的影響,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季節分配比較均勻,草場面積廣大,有利于發展畜牧業,荷蘭、丹麥等國是世界著名乳畜大國。居民的飲食結構與發達的畜牧業有著密切的關系,食品以牛排、奶油、奶酪等為主。
④通過舉例,如歐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國家,夏季陽光明媚,海濱沙灘優美;北部有曲折、幽深的峽灣,引人入勝;南部高聳的阿爾卑斯山,是人們登山和滑雪的好地方;大量的古建筑遺址、文化藝術城市和博物館,各地方獨特的風土人情等等,敘述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
⑤知道歐洲聯盟是歐洲西部最有影響力的區域性國際組織。
◆認識世界的國家案例---日本。
①通過讀圖,知道日本是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島國家,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許多小島組成,首都是東京。
②通過讀日本地圖,知道日本的海岸線曲折,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特征明顯。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貧乏。
由于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日本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在夏秋季節,經常遭受臺風襲擊。
③通過讀圖或閱讀有關資料,聯系日本的自然條件特點,知道日本充分發揮海上運輸的優勢,從國外大量進口原料和燃料,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
④通過讀圖或閱讀有關資料,知道日本的國際貨運以海洋運輸為主,國際客運以航空為主;知道日本的主要城市有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等。
⑤通過分析有關資料,知道日本民族構成單一,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
⑥知道日本是一個加工貿易型國家,從澳大利亞、巴西、印度、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大量進口原料和燃料,制成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日本的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日本與中國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而在近現代受歐美文化影響,使日本文化既保留著民族的傳統內容,又兼有東西方文化的特色。
◆認識中國的區域案例---長江沿江地帶。
①通過讀圖,知道長江沿江地帶東起上海,西至攀枝花,東西綿延3000多千米,南北寬約100~200千米;該地帶以河流為生命線,通江達海,地理位置優越。
②通過讀圖,知道該地帶地勢較低,以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平原東西排列,各段寬窄不一。
③通過讀圖,知道長江沿江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并歸納出夏季炎熱、冬季溫和、四季分明、降水豐沛的氣候特點。
④通過讀圖和分析有關資料,知道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是我國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目前已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之一。自西向東形成幾大工業基地:以攀枝花、六盤水為中心的鋼鐵、煤炭工業基地;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電力、冶金工業基地;以武漢為中心的工業帶,是我國鋼鐵、輕紡工業的重要基地;由滬寧杭等城市形成的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⑤通過舉例,如長江黃金水道橫貫東西,水運便利等,敘述長江在本地帶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⑥通過舉例,如長江沿江地帶平原廣闊,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期等等,敘述影響本地帶農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⑦通過舉例,如長江沿江地帶的西部地區可以借助江海聯運,進入國際市場,其東部地區是東部沿海產業向中西部推進的通道等等,敘述區際聯系對本地帶經濟發展的意義。
⑧分析有關資料,知道長江沿江地帶酸雨污染、水土流失嚴重,洪澇災害頻繁,了解本地帶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
⑨通過舉例,如酸雨可導致水體、土壤酸化,對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蝕性危害等等,敘述本地帶環境和發展對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初中畢業地理學業考試關注學生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技能的形成,更關注學生知識形成和思維建構的過程。考查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考查學生思考地理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兩者緊密結合。賦予更多學習方式、方法的引導,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考試主要體現如下幾方面培養目標的檢測:
◆引導學生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收集相關的地理信息,通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觀念或概念,以及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展變化的規律。
◆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
◆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簡單的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
◆運用適當的手段和方法,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與別人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行為的發展,試題中滲透豐富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檢測與情感考查有機融合,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促進情感升華。主要檢測以下幾方面的培養目標:
◆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識。
◆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