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教育 2011-09-28 10:13:12
中學社團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有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可是在各種課業的重壓下,中學社團越來越舉步維艱。
現狀:沒時間,沒興趣,社團成“快餐”
中學社團面臨窘境,愈演愈烈的應試壓力難辭其咎。
表面看起來社團數量在增加,活動在增加,但如果考試抓得緊,社團就得給學習讓路,學生和老師對此都心照不宣。中學社團活動一般安排在每周五下午或平時的中午,而這段時間也往往是某些教師補課的黃金時間。如果這段時間被教學占用,那社團活動也就無法展開。
社團的萎縮還在于學生對社團沒興趣。有些學生經歷了大量繁重的學習之后,即使想放松一下,也會選擇一些輕松自由的個人活動,而不會選擇社團。社團這種集體活動,被視作“群體玩”,顯得太“招搖”。
“在應試的壓力下,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去享受愛好。”穆曉炯認為,與過去的社團相比,現在社團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是“快餐式”,不僅學生參與度降低,在社團類型的選擇上也顯得有些急躁,很多學生靜不下心來尋找真正屬于自己的愛好,而常常是隨波逐流。
一些學生高一報名時積極性很高,但半個學期之后,隨著學業壓力的增加,很多人對社團的熱情迅速減退,活動都很少參加。
不只是學生,老師也深受應試之苦,很多語文老師自己都被無休無止的考試搞得沒有了“語文味”。在一些學校,骨干教師缺乏指導學生社團的興趣和動力,結果由圖書館管理員充當臨時的文學社指導老師。“學生借書倒是方便,但這還算是文學社嗎?”有人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也有一些老師認為,初高中分離阻礙了學生興趣的培養。學生初中參加了某個社團,高中換了一所學校,常常找不到“組織”。高一進來的學生,對某項社團感興趣,過了一年半,到高二下學期就要退社,準備高考。應試壓力之下,學生的興趣愛好無從培養,也就很難有深入其中的樂趣,加劇了社團的“快餐化”。
出路:社團承擔特別的教學任務
應試壓力擠占社團發展的時空,但社團并非沒有了生存空間。在不少學生眼中,社團活動或許是緊張學習的調劑和補充。“要說學業壓力對社團的影響,那一定是有的。學業負擔重了,能放在社團上的時間也就少了。所以‘擠時間’很重要——在車上想想魔方公式,課間和副社長討論下一次的活動安排,抽空向指導老師匯報情況……”南洋模范中學魔方社社長曹思遠說,“可能會比較累,但等到活動成功時會發現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時社團無疑是緩解學習壓力的最好途徑。”
而在校長們看來,中學社團在應試的背景下并非可有可無,因為社團承擔了課堂教育無法顧及的教育任務,尤其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學校社團活動的定位是連接課堂的橋梁,也就是從知識走向能力。”復旦中學校長周國正介紹說,他們學校今年畢業的學生劉欣然被美國普度大學錄取,在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時,劉欣然說:“社團活動是我高中時期最大的收獲和精彩。”他在高一時參加學校第六元素學生樂隊,后任社長,經常和社員們在學校各種文藝活動中演出。友好學校來校參觀,他們也是必到的“表演嘉賓”。“在國內外高校的自主招生中,像劉欣然這樣有過社團組織經歷的學生往往因表現出眾,更容易獲得大學的青睞。”周國正說。
有一年市三女中社團的學生們計劃組織一場慈善義演。她們看到某商廈中庭經常舉辦各類活動,就找到該店總經理,一番游說之后獲得了免費的場地,還獲得了免費制作的演出背景板和宣傳海報。為了獲得更多關注,她們不僅請來媒體報道,還想方設法聯系某位當紅歌手。明星效應帶動了整個歌友會專程前來捧場。老師們都驚嘆,即使是學校出面組織,也未必能做到這么出色。
學校對學生的傳統評價往往偏重于學習成績,學生中引人矚目的永遠只是那些成績好的“尖子生”。而社團其實在無意中為中學教育引入了另一種學生評價體系,一些體育社團的學生在學校的知名度和號召力可能比電影明星還要高。原本在成績上默默無聞的學生可能因為參加某一個社團活動而充滿自信。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