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2011-12-15 17:08:39
文學常識及名著閱讀是中考語文試卷上的“常客”。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此提出的要求是,一要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二要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三要能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四要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各地語文中考基本上都是圍繞這些課標要求進行設題的,其中,對教材涉及的文化常識,對現行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以及在中外文學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考得較多。
1.名著推薦閱讀
(A )再說林沖踏著那瑞雪,迎著北風,飛也似奔到草場門口開了鎖,入內看時,只叫得苦。那兩間草廳,已被雪壓倒了。林沖尋思:“怎地好?”放下花槍、葫蘆在雪里。①恐怕火盆內有火炭延燒起來,搬開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林沖把手床上摸時,只拽得一條絮被。林沖鉆將出來,見天色黑了,尋思:“又沒把火處,怎生安排?”想起:“離了這半里路上,有一古廟,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卻作理會。”把被卷了,花槍挑著酒葫蘆,依舊把門拽上,鎖了,望那廟里來。
入得廟門,再把門掩上,傍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入得里面看時,殿上塑著一尊金甲山神,兩邊一個判官,一個小鬼,側邊堆著一堆紙。團團看來,又沒鄰舍,又無廟主。林沖把槍和酒葫蘆放在紙堆上,將那條絮被放開。先取下氈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蓋白布衫脫將下來,早有五分濕了,和氈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來,蓋了半截下身。卻把葫蘆冷酒提來慢慢地吃,就將懷中牛肉下酒。正吃時,只聽得外面必必剝剝地爆響,林沖跳起身來,就壁縫里看時,只見草料場里火起,刮刮雜雜的燒著。
(B)林沖聽得三個人時,一個是差撥,一個是陸虞候,一個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憐見林沖!若不是倒了草廳,我準定被這廝們燒死了。”輕輕把石頭掇開,挺著花槍,左手拽開廟門,大喝一聲:“潑賊那里去?”三個人都急要走時,驚得呆了,正走不動。林沖舉手,胳察的一槍,先撥倒差撥。陸虞候叫聲:“饒命!”嚇得慌了手腳,走不動。那富安走不到十來步,被林沖趕上,后心只一槍,又搠倒了。翻身回來,陸虞候卻才行得三四步,林沖喝聲道:“奸賊,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里,用腳踏住胸脯,把尖刀向心窩里只一剜。回頭看時,差撥正爬將起來要走。林沖按住喝道:“你這廝原來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頭割下來。回來,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氈笠子帶上,將葫蘆里冷酒都吃盡了。被與葫蘆都丟了不要,提了槍,便出廟門投東去。②走不到三五里,早見近村人家都拿著水桶鉤子來救火。林沖道:“你們快去救應,我去報官了來。” 提著槍只顧走。那雪越下的猛。 (選文有刪節)
(1)上文選自古典文學名著《 》,作者是 。( 2 分)
(2) 選文中劃線的兩處文字分別表現了林沖 、 的性格特征。(2分)
(3)選文中有許多寫雪的文字,有何作用?請簡要回答。( 4 分)
【答案】(1)《水滸》(《水滸傳》) 施耐庵 (每空1分)
(2)謹慎、機智 (每空1分)
(3)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渲染緊張的氣氛、推動情節的發展。(答對其中兩點即可得滿分,答對一點得2分)
2. 下列關于文學名著的介紹,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法規作 家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中,突出表現了“扼住命運的咽喉”,以反抗苦難作為其生存方式的貝多芬精神。
B、老舍的《駱駝祥子》為我們真實地描繪了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有力地揭穿了舊社會把人異化成鬼的罪行。
C、我們是聽著《水滸傳》的故事長大的:魯智、深倒拔楊柳、武松風雪山神廟、吳用智取剩辰綱……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
D、丹尼爾·笛福創作的《魯瀕遜漂流記》告訴我們:在遇到困難時,必須用頑強的意志和充沛的生命力去戰勝它,而首先要戰勝的是自己的怯懦與悲觀。
【答案】C
3. “金蟬脫殼”是中國古代戰爭經常用到的一種計謀。《西游記》中有一妖怪與孫悟空、豬八戒打斗時就使用了這一計謀。你能簡要地把這故事寫出來嗎?
【答案】黃風嶺唐僧有難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