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h高h污肉办公室_啊好深从后面狠狠撞进去_男人把女人靠到爽痛视频_亚洲欧美色综合大色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語文知識點 > 文言文 > 正文

初中文言文練習題:《愚公移山》同步練習

來源:中考網 作者:麗麗 2013-01-21 20:55:47

中考真題

智能內容

  閱讀《愚公移山》一文,完成6-10題。(15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6、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4分)

  (1)年且九十()(2)吾與汝畢力平險()

  (3)汝之不惠()(4)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

  A、于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

  B、而而山不加增默而識之

  C、以以殘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之雖我之死,有子有焉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8、下列文字常識論述不正確的一組是()(2分)

  A、《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

  B、《左傳》是編年體史書,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傳》

  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于孟子講學游說言論的記錄。

  D、《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9、翻譯。(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10、用自己的話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據。(3分)

  閱讀理解答案:

  6、(4分,每小題1分):(1)將要、快要。(2)這里指險峻的大山

  (3)通“慧”,聰明(4)用簸箕和土筐裝土石。

  7、(2分):D8、(2分):C

  9、(4分,每小題2分)

  (1)憑你的(現在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也難平(1分),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樣呢(1分)

  (2)你的心(思想)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1分),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1分)。

  10、(3分)示例:眾人“雜然相許”(1分)并紛紛獻計獻策(1分),表明他們是堅決支持愚公移山的;此外,鄰人剛剛七、八歲的孩子也跑來幫忙(1分),說明愚公移山之舉深得人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