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 作者:碧月風荷 2013-04-16 10:56:53
一、考試性質
在八年級進行的義務教育地理學科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地理學科的終結性測試,屬水平考試。
二、考試依據及范圍
1.考試依據
地理學科學業考試,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
2.考試范圍
考試命題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的內容和要求,結合我市教學實際確定以下考試內容:
l七年級地理(湘教版)上下冊:40%左右
l八年級地理(湘教版)上下冊:50%左右
l汕頭鄉土地理:10%左右
三、考試方式
1.考試采用閉卷筆答形式。
2.試卷全部為選擇題,共40道。
3.考試時間:60分鐘。
4.試卷分數:滿分:100分。
四、試卷結構
1.試卷題型:試卷全部為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2.5分,滿分100分。
2.試題的三維目標分布
l知識與技能:70%±5%
l過程與方法:30%±5%
l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貫穿在整個試題中,其具體要求和體現詳見“考試內容及要求”。
3.試題的難度分布
l容易題(難度值0.8~0.95)70%
l稍難題(難度值0.6~0.8)20%
l中難題(難度值0.4~0.6)10%
五、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和地球儀
內容
1.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l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l地球自轉、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2.地球儀
l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l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二)地圖
內容
l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l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l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
l讀出地圖上的地理信息。
二、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陸地
內容
l在世界地圖上正確填出七大洲、四大洋。
(二)氣候
內容
1.天氣與我們的生活
l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
l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l能根據資料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與降水的分布
l根據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說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l根據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l使用氣溫、降水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并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的變化規律。
3.主要氣候類型
l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l能說出熱帶雨林氣候、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
(三)居民(本內容不作考試要求)
內容
1.人口與人種
l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l根據資料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2.聚落
l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l根據資料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四)地區發展差異(本內容不作考試要求)
內容
1.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l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
l知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2.國際合作
l用實例說明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l說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ㄎ澹┱J識區域
內容
1.認識大洲——以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為例
l運用地圖說明某一大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l運用地圖和有關資料歸納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及其相互關系。
l運用有關資料說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環境、發展等問題。
2.認識地區——以東南亞與南亞、西亞與西歐、北極與南極為例
l在地圖上找出某一地區的位置、范圍。
l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某一地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
l運用圖表說出某一地區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l運用地形圖說明某一地區主要河流概況,以及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
l運用地圖和資料,指出某一地區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一種或幾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等情況。
3.認識國家——以日本、俄羅斯、美國、巴西為例
l在地圖上指出某一國家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l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某一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現象和突出的自然災害,并簡單說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l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系某一國家自然條件特點,說出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
l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某一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根據資料說出某一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的經驗、教訓。
l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某一國家交通運輸特點以及主要城市。
l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某一國家的種族、民族、人口、宗教、語言等至少一個方面的概況。
l用實例說明某一國家自然與社會環境對民俗的影響。
l根據資料說出某一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聯系。
三、中國地理
(一)疆域與人口
內容
1.疆域與行政區劃
l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l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
l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人口與民族
l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說出我國的人口國策。
l運用人口分布圖說出我國人口的分布概況。
l運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征。
(二)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內容
1.自然環境
l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
l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l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
2.自然資源
l根據資料說出什么是自然資源,它有哪些主要類型。
l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l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以及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l運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三)經濟與文化
內容
1.經濟發展
l運用資料并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布概況,并根據資料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l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l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絡的大致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l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并根據資料說明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
l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四)地理差異
內容
l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l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
(五)認識區域
內容
1.位置與分布
l運用地圖說出區域的位置、范圍,并對區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簡要評價。
l在地形圖上識別區域主要的地形類型,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區域的地形特征。
l閱讀地圖與氣候統計圖表,說出區域的氣溫、降水分布概況,并歸納氣候特征。
l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區域產業的結構與空間分布特點。
l運用地圖和資料,描述區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
l以區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為例,繪制略圖,并描述該地理事物的分布特點。
2.聯系與差異
l根據資料說明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l根據資料說出河流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l根據資料說出影響區域農業或工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l根據有關材料,說出支柱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l根據材料,運用分析、對比的方法,歸納區域內主要地理差異。
l根據資料說出區際聯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l根據資料說明祖國內地對香港、澳門經濟繁榮的促進作用。
l運用有關資料,分析說明外向型經濟對區域發展的促進作用。
3.環境與發展
l根據資料分析區域主要自然災害與環境問題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區域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
l根據資料說明區域環境和區域發展對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l利用資料說出某省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
四、鄉土地理
內容
l根據地圖分析、評價汕頭地理位置的特點。
l利用圖文材料,說明汕頭的地形特點、氣候特征。
l根據材料,說明汕頭人口數量、分布及人口變化的基本情況。
l根據資料,說明汕頭的生態環境狀況、存在的問題以及改善措施。
l根據資料,說明汕頭的主要自然災害及防災、減災舉措與存在的問題。
l根據資料說出汕頭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個方面所發生的重大變化,了解汕頭的發展規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