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整理 作者:若冰 2014-05-13 06:46:41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古訓被歷代仁人志士當作修身養(yǎng)性之本,強調(diào)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對一個人修身養(yǎng)性尤為重要。內(nèi)而專靜統(tǒng)一,外而整齊嚴肅。修身當從修心始,修心當從靜心始。
我很欣賞作家張煒奉行的“三不主義”:不看熱鬧的書,不去熱鬧的地方,不交熱鬧的朋友。在這紛繁復(fù)雜、五光十色的世界里,真正能把心靜下來,守住內(nèi)心的一片寧靜,這是很不容易的事。
靜心不易,原因之一:被名利所困。汲汲于名利,汲汲于富貴,乃世人常態(tài),而潛心于學識研究,傾心于本職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如此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如果你視金錢、地位、權(quán)利如糞土的話,那人們會認為你是個傻子、呆子、頭腦有病的人。“淡泊名利、清廉高潔”好像是多么遙遠的古代的事情。
然而,讓一個人與名利一點也不沾邊,做一個純粹的“君子”,或做一個苦行僧的話,是不可能、不現(xiàn)實的事,關(guān)鍵是如何對待名利。如果組織賦予的,人民群眾認可的,得而無愧的,那你可以受,可以得。孟子云:“萬鐘不辨禮儀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孟子認為接受萬鐘的俸祿之前,要審視一下俸祿是否符合道義,是否受之有愧。所以說“淡泊名利”的“淡泊”是強調(diào)對名利的態(tài)度要淡,而不能過分地去追逐,不擇手段地去獲取。當我們?nèi)ゼ毤毱肺豆攀ト说?ldquo;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后天下人之樂而樂”的時候,會感覺自己是多么渺小。
在名利面前如何靜下心來呢?首先不為所惑,保持清醒的頭腦。就要善于把事后的清醒、結(jié)果的清醒、一時的清醒變?yōu)槭虑暗那逍选⑦^程的清醒、一生的清醒,不為名利所敗,不為名利所害。其次勇于放下。“放下”是一種謙讓,“放下”是一種胸襟,“放下”是一種約束。勇于放下,就不會沽名釣譽、為所欲為;就不會利欲熏心、苦心鉆營;就不會以權(quán)謀私、驕奢淫逸;就不會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就不會爭名于朝、爭利于市。九十年代,教師工資微薄,難以維持生計,有些人跳海從商,而絕大部分教師守住這塊凈土,他們擁有一顆淡定的心,勇于放下名和利,無怨無悔。
靜心不易,原因之二:為私情、私欲所惑。自私之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是有的人私欲熏心,有的人得過且過,有的人清廉公正。
自私雖是每個人藏著掖著的“小”,不見陽光的東西,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私情、私欲太盛,利令智昏,時時處處以自己為中心,把己事、家事、親朋事?lián)诫s其中,以損公肥私和損人利己為樂事,在滿足其一己之私的過程中,不惜損害集體利益,不惜妨害他人利益。這樣的人即便是比別人多撈取了一些利益,也不會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世間小人,個個如蠅逐食,皆私欲所惑也;而世間君子,皆坦坦蕩蕩,能克己奉公而走向成功。
在人的一生中,可貴的是勇于承受世間最美的東西如愛情、親情、責任等?杀氖菭幹鴵屩コ惺懿粦(yīng)承受的東西,比如過分的私情、私欲。每當你往自己的簍子里多扔一塊小石子,你的脊背就不得不因此彎曲一次,最終簍子里的重量讓你只能匍匐于地,過完庸俗的甚至可鄙的一生,私欲就成了你唯一能為自己寫下的墓志銘。
當你拋棄了名利之爭、私欲之念的時候,你的心會自然而然地沉靜下來,心胸也會寬闊無比。“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自然從容淡定、謙虛正直、廉潔奉公等就會成為你的優(yōu)良品質(zhì),你就會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