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整理 作者:若冰 2014-05-20 20:24:14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從古至今,善待、寬恕他人是亙古不變的話題。而我認為,致使社會和樂的秘訣就是寬容、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就是彌勒佛的處世之道。他的所作所為很好的詮釋了寬容的意義。人世間難以容忍、寬容的事,他都一并裝進肚子;所有可笑的人,都被他一笑了之。
但是,他畢竟不是人,說到底,人是沒有這樣的氣量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也是常見的,即使是再有氣量,再有寬容心的人,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事,恐怕也很難咽下肚子。所以,社會的和諧并非一部分人寬容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所有人一齊努力,多寬恕別人,少寬恕自己。這社會的未來便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了。
如果說寬容別人是簡單的,那么,理解別人卻是難的。
每個人因為認識問題的角度、標準不同,往往以為自己的行為才是正常的、對的,而別人是錯的。其實,每個人的行為總有合理成分,單從個人角度來看問題,難免出現(xiàn)種種的偏見,進而否認對方的合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由于缺少了一種理解的精神。
他人有不同的見地,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言語。要細心聆聽,要有包容他人觀點的胸懷,那才是處世應(yīng)有的素質(zhì)。有父母為了孩子能夠理解自己,就把父母與孩子的角色互換了一段時間,父母當孩子,孩子就充當了父母的角色。游戲結(jié)束后,孩子就顯然明白了父母。即使每個人的心理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只要說話前多轉(zhuǎn)個彎,摸索一下對方的想法,好多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
寬容、理解。多么簡單的兩個詞,但又是多么難的兩個詞。如果所有人都真正了解了這兩個詞的含義,那么,這個社會又怎可能不和睦呢?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