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15-03-25 22:47:45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總結-詞類活用
七、詞類活用
知識點總結
詞類活用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一種實詞運用現象,它主要有以下幾類
(1)名詞活用為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一般情況下是兩個名詞連用,必有一個名詞作動詞;副詞后面直接帶名詞,名詞就活用為動詞。活用后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只是動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為名詞,洞穴,轉化為動詞"打洞"之義。
(2)一般名詞作狀語
①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如"途中兩狼,綴行甚遠"(《狼》)中的"途",原意為道路,這里作狀語,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斬"(《陳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這里作狀語,修飾動詞"斬",表示行為的依據,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為的身份或對待的方式。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項羽本紀》)中的"兄",本為名詞,轉化為狀語,是"用對待兄長的禮節"的意思。
④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或狀態。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詞"狗",在這兒作狀語,意思是"像狗一樣"。
(3)方位名詞作狀語
方位名詞直接作狀語,這種語法現象在古漢語中很多,往往用來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或表示動作的趨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記》)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來修飾"望",限制其方向。
(4)時間名詞作狀語
時間名詞用于動詞前作狀語,表示行為變化的時間。如"朝而往,暮而歸"(《醉翁亭記》)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時間名詞作狀語。它們往往用"而"或"以"同動詞相連接。
(5)動詞活用為名詞
動詞出現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表示與這個動作行為有關的人或事,這時它就活用作名詞。如"吾射不亦精乎"(《賣油翁》)中的"射",本是動詞"射箭",這里轉化為名詞"射箭的本領"。
(6)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在句子中,形容詞如果處于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義,形容詞就轉化為名詞。如"無鮮肥滋味之享"(《送東陽馬生序》)中的"鮮肥",就是形容詞轉化為名詞,作"新鮮肥美的東西"講。
(7)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形容詞后面帶了賓語,形容詞就轉化為動詞。如"天下苦秦久矣"(《陳涉世家》)中的"苦",因帶賓語"秦",意為"(對秦王朝的殘暴統治)感到苦惱"。
(8)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以為)……怎么樣"的意思。
①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中的"賓客",本為名詞,"賓客其父"為動賓結構,"賓客"就活用作動詞,意思是"以其父為賓客"。
②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形容詞的意動,是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如"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中的"異"為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異之"就是"以之為異","認為這事奇怪"。
(9)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怎么樣"的意思。使動用法中的謂語動詞,有的是由名詞、形容詞活用來的,活用之后,它們所表示的語法意義也有所改變。
①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和它的賓語在一起,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產生這個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餓"是動詞,因后面帶賓語"其體膚",就活用為使動,"使體膚經受饑餓"。
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帶上賓語,假使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和狀態,那么形容詞活用為使動動詞。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記》)中的"寒",本是形容詞"寒冷",因其后帶賓語"骨",意為"使骨寒",成為使動。
③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帶賓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棟"(《黃生借書說》)中的"汗"本是名詞"汗水",因其后帶賓語"牛",意為"使牛出汗",成為使動。
常見詞類活用例釋
(一)名詞活用為動詞
1.但微頷之(《賣油翁》)"頷"轉化為動詞"點頭"。
2.每至晴初霜旦(《三峽》)"霜"轉化為動詞"下霜"。
3.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蹄"轉化為動詞"用蹄子踢"。
4.婦撫兒乳(《口技》)"乳"轉化為動詞"喂乳"。
5.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名"轉化為動詞"說出"。
6.其夫囈語(《口技》)"囈語"轉化為動詞"說夢話"。
7.會賓客大宴(《口技》)"宴"由名詞"宴席"轉化為動詞"宴請"。
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滿井游記》)"泉""茗""罍""歌""紅裝""蹇"等分別轉化為動詞"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著艷裝""騎驢"。
9.人恒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過"轉化為動詞"犯過失"。
10.神弗福也(《曹劌論戰》)"福"轉化為動詞"保佑"。
11.公將鼓之(《曹劌論戰》)"鼓"轉化為動詞"擊鼓"。
12.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轉化為動詞"打洞"。
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輸》)"寇"轉化為動詞"入侵"。
14.然得而臘之以為餌(《捕蛇者說》)"臘"轉化為動詞"風干",這里譯為"把……晾干"。
15.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說》)"毒"轉化為動詞"怨恨"。
16.黃梅時節家家雨(《約客》)"雨"轉化為動詞"下雨"。
17.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缊袍敝衣"是"穿缊袍敝衣"的意思。
18.腰白玉之環(《送東陽馬生序》)"腰"轉化為動詞"腰佩"。
(二)名詞作狀語
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傷仲永》)"日"是"天天"。
2.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船"是"用船"的意思。
3.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西"是"向西"的意思。
4.下見小溪(《小石潭記》)"下"是"向下"的意思。
5.斗折蛇行(《小石潭記》)"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
6.犬牙差互(《小石潭記》)"犬牙"是"像狗的牙齒一樣"。
7.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記》)"山"是"沿著山路"的意思。
8.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記》)"翼"是"像鳥的翅膀一樣張開"。
9.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10.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岳陽樓記》)"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三)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互用
攘除奸兇(《出師表》)"奸兇",形容詞作名詞,"奸兇之人"。
2.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親""遠",形容詞作動詞,"親近""疏遠"。
3.此皆良實(《出師表》)"良實",形容詞作名詞,"賢良誠實的人"。
4.猛浪若奔(《與朱元思書》)"奔",動詞轉化為名詞,"飛奔的馬"。
5.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出""入",動詞轉化為名詞,"產出""收入"。
6.溫故而知新(《論語。為政》)"故""新",形容詞轉化為名詞,"舊知識""新收獲"。
(四)意動用法
1.父異之(《傷仲永》)"異"是"以之為異"。
2.邑人奇之(《傷仲永》)"奇"是"以之為奇"。
3.父利其然也(《傷仲永》)"利"是"以其利",譯為"認為那樣有利可圖"。
4.吾妻之美我者(《鄒忌諷齊王納諫》)"美"是"以我美"。
5.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異"是"以之為異"。
6.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恥"是"以……為恥辱"。
(五)使動用法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亂""勞"是"使耳亂""使形勞"。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苦""勞""餓""空乏"等都是使動用法。
3.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生","使之生"。
4.望峰息心(《與朱元思書》)"息","使心息"。
5.亂花漸欲迷人眼(《錢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