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6-07 15:50:38
四、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1、時間: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2、背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生產和資本制度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3、主要國家:美、德、英、法、日、俄。
4、影響:a、隨著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劇,后起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出現列強爭霸的局面。德、意、奧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形成,世界形勢緊張。c、1914—1918“一戰”在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發生。
五、一戰以后的資本主義世界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a、背景:1924—1929年短暫的和平刺激了市場虛假繁榮,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生產和銷售矛盾日益突出。b、首發生的國家:美國。c、特點: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破壞性大。d、影響:①加深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2、主要資本主義發展狀況。a、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通過國家干預來解除危機。b、德國法西斯納粹黨上臺,對內鎮壓,對外擴張,形成歐洲戰爭策源地。c、日本軍部控制內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發動“九一八”事變,加緊對外擴張,世界大戰亞洲策源地形成。d、德、意、日結成軸心國集團,1936—1945年挑起“二戰”。
六、二戰以后的資本主義世界
(一)美國霸權地位的確立
1、背景:①利用最新科技,發展新興工業,經濟得到穩定發展。②利用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占領了廣闊的市場。
2、表現:①戰后推行冷戰政策,政治上杜魯門主義出臺,經濟上實施馬歇爾計劃,軍事上成立北約。②在亞洲支持蔣介石內戰,發動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二)西歐和日本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1、背景:①借助了美國的援助和大力扶持。②創設了較為和平的政治環境,制定符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政策。③大力發展科技,培養人才引進最新科技成果。
2、表現:①20世紀—50、70年代,西歐和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②歐洲一體化進程加速,歐盟成立,歐洲國際地位提高。③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
3、影響:資本主義世界美、日、歐盟三足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美蘇兩極格局受到重大沖擊,影響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4、二戰后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都得到了美國在經濟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教育,培養人才;都制定了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專題三:國際關系史(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一、一戰后國際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22-1939)
1、產生背景:一戰結束,帝國主義對世界的角逐回到會議桌上。
2、確立標志:a、1919.1—1919.6英法美等國在巴黎召開會議,簽訂包括對德《凡爾賽和約》在內的一系列和約。凡爾賽體系形成。b、1921——1922美日等九國代表在華盛頓召開會議,簽訂包括《九國公約》在內一系列條約。華盛頓體系形成。
3、作用:a、凡爾賽體系重新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秩序。b、華盛頓體系協調了美、日矛盾,確立了帝國主義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穩定了資本主義政治局勢,構成一戰后國際關系新格局。
4、結束:1939年二戰的爆發。
二、二戰后國際格局:雅爾塔體系—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1955-1991)
1、產生背景:二戰以后,美蘇雙方尋求世界霸權,雙方力量均衡。
2、形成過程:a、序幕:1946年,英首相丘吉爾“鐵幕演說”。b、開始: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c、正式形成:1949年北約建立,1955年華約成立,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3、結束:1919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
三、冷戰后的多極化趨勢
1、背景:冷戰結束,世界局勢總體上由緊張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流,但和平的局勢并不穩定。
2、一超多強:a、“一超”美國。b、“多強”:俄國、歐盟、日本、中國等國家和國家集團。
3、a、主要障礙:霸權主義。b、決定因素:經濟實力。
4、發展趨勢:一超多強的局面還將繼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新格局尚未形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