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16-07-08 12:14:15
下面兩道作文題,請任選一題作文。(40分)
題一:請以“語文課上”為題,寫一篇文章。
題二: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從中選擇一個角度構思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可敘述經歷,可抒發情感,可發表議論。(文章主旨必須從所給材料中提煉,不得對材料進行改寫、擴寫、續寫)
【材料一】有人在評價熱播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時說,生活就是這樣,大家要齊心協力,一起向前奔跑,才是兄弟。
【材料二】楊瀾說,我們雖然再努力也成不了劉翔,但不能不享受奔跑,可能會有人妨礙你的成功,但沒有人能阻止你的成長。這輩子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材料三】在適合奔跑的時間和空間放棄奔跑,是一種遺憾。
三則材料引發我們這樣一些思考:奔跑的路上,團結協作很重要;奔跑是另一種成長,成功和失敗都是成長的印記;在最好的時光里盡情奔跑,切莫虛度……
寫作要求:
1。若選題一,請按要求寫作。若選題二,請按要求擬題,然后寫作。
2。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3。說真話,抒真情,忌抄襲。
4。文中請不要使用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5。書寫工整,不少于600字。
【解讀】
昆明市今年中考仍然延續最近八年的命題形式,即:二選一。
題一:
本題為全命題作文,屬于“校園生活類”的題材范疇。引導考生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敘寫自己學習中的見聞和感受,是本題命題的初衷。“語文課上”是一個表明時空范圍的短語,寫作面看似很窄,其實則不然,它需要考生思考、拓展的內涵很多:誰在語文課上?在何處的語文課上?語文課上發生了什么?語文課給了“我”怎樣的情感體驗?“我”為什么要寫它?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僅給予考生廣闊的想象空間,也為考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方向,成為考生審題構思的具體思路。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題將“校園生活”具體為“語文課堂”客觀上限定了考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但是,這道題目對于眼下愈演愈烈、考前喜歡猜題和押題的不正之風卻是有益的鞭策。命題人的創意和良苦用心由此可見一斑。
構思如下:
1。寫“事件”,精心寫好語文課上的一個故事。如:開心的事、幽默風趣的事、動人心魄的事、惡作劇、同學間的私密事、課上風波、刻骨銘心的事、別開生面的語文課等等。
2。寫“人物”,刻畫人物的鮮活形象。如:以“語文老師”為題材,通過語文老師上課時的語言、動作、神態、外貌等描寫,刻畫其個性,突出其鮮明的形象特征。
3。寫“課堂內容”,以語文課的內容為核心,闡明某一主題。如:通過學習《岳陽樓記》這篇課文,我們明白了做人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態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胸襟。
4。寫“語文課的美麗風景”,通過一組“語文課中的美好事物”展現語文課的“美”。如:讀《三峽》,我們領略了祖國山川河流的壯闊秀美;讀《過零丁洋》,我們感悟到古代“仁人”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浩然之氣;讀《陳涉世家》,我們感受到陳勝“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偉大抱負和雄心壯志。
題二:
本題為材料作文。命題人的構思靈感可能源自浙江衛視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本題形式上雖是“材料作文”,實則為話題作文,或者為“提供主旨的材料作文”(真正的材料作文一般不提供主旨)。這是昆明市近年中考作文命題的一大特色。說它是“話題作文”,是因為它以“奔跑”為話題;說它是“提供主旨的材料作文”,是因為材料后面提煉出三個主旨供考生選擇。本題的優點在于:它不需要考生絞盡腦汁地去審題,同時也可避免考生隨心所以、漫無邊際地構思,浪費考試的寶貴時間。寫作本題,理解材料的思想內涵是審題的關鍵。材料為三則名言,考生理解起來并不困難。不過,考生能不能借這三則名言拓展思維,成為寫作本題的一大難點。為了減少考生審題時的障礙,命題人在材料后面作出提示,這個提示其實就是可供考生直接選用的立意和主旨。一般說來,考生只要能緊扣提示中的三個主旨進行構思,就能避免跌入偏題離題的誤區了。當然,從材料中可以提煉的主旨遠不止提示中的三種,考生圍繞上述話題進行構思行文,也是符合題意的。
構思如下:
1。在成長的路上,需要奔跑。慢節奏固然穩妥,但并不可取,效率需要我們保持奔跑的姿態,劉翔的速度打破黃種人短跑冠軍的零記錄,30年改革開放取得驕人成績的速度超過了資本主義國家百年的發展速度,奧運會“更高、更強、更快”的理念催生了一項又一項的世界紀錄,不斷地挑戰著人類的生理極限。
2。奔跑的路上,團結協作很重要。列舉二至三則名人事例,用小標題形式將它們串聯成文。開頭用簡要的語言總起下文,結尾總結全文,深化主題。中間每個部分敘事完畢之后,用三言兩語進行點撥、議論。
3。奔跑,與成功和失敗相伴。有名人故事為例,闡明奔跑的意義,如:田曉菲不放棄奔跑,13歲就考上北大,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司馬遷遭受迫害,仍不放棄奔跑,最終完成了史家絕唱《史記》;中國共產黨在逆境中堅持奔跑,最終由弱變強,領導中國人民創建了偉大的新中國。
4。青春需要奔跑,青春因為奔跑而光彩奪目。以“歌頌青春,歌頌奔跑”為主題,再現青春的風采,或者以古今中外青年人的精彩人生為例,闡明青少年理想和追求。
【誤區】
1。對于“語文課”的理解局限于常規意義上的“老師教、學生聽的語文課”,不能講語文課的范疇拓展為包括課文教學、文學欣賞、文藝沙龍、文化博覽、寫作、朗誦、演講、活動、辯論會、實踐、口語交際等在內的語文課。
2。隨意擴大了語文課的“外延”,“語文課上”限定寫作的空間范圍只能是“語文課堂”之內,而非“校內”“班里”。
3。材料作文“奔跑”幾乎全部寫成了議論文。主題方面,要么談成功,要么談成長,偏離了“奔跑”的主題;寫法方面,要么是一事一議,要么是通篇說理,手法單一,缺乏創意,可讀性較差。
【范文】
語文課上
聽雨時,也是我頭腦最清晰的時刻,同時也是最能讓我心事如潮的時刻。——題記
又是夏雨傾盆的時節,總喜歡隔窗聽雨。從前不懂得聆聽,是因為不曾懂得語文之美,而今,在語文課上,我將詞賦詩曲如雨般聆聽。語文課不只有寫作、詞語的解釋,更有一種情懷,一種情結,一種精神的升華。
我喜歡把上語文課比作聽雨,是因為語文如雨一般能夠蕩滌人心。
聽!“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如萬馬奔騰般的雨聲是冷漠的外表下一顆熾熱的心。聽!“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如和煦春風般的雨聲。聽!“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如塵詠悲嘆般的雨聲。聽!“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如悠悠羌管般的雨聲。聽!“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愁池”,如絕塵回響般的雨聲……
真像雨聲啊,在語文課上詞賦詩曲如雨般成了修飾感情、寄托心聲的使者,讓他俘獲人的內心,肆意渲染。唯有語文能夠讓承擔起那份感恩,那份執著。
雨霧朦朧,讓人恍若走進了曾經。去聆聽那天外之音——“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去觀賞那長安秀美——“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去體會那沙場悲涼——“黑云壓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所以,我感到語文課如一陣雨,每當下課,卻總有些從雨給我帶來的幻夢中驚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的滄桑。
在語文課上,曾學過一詞,詞云:“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這是語文告訴我們,人生境遇不同,看到的聽得到感受也各異。
頓時,狂風起,雷電吼,大雨下,我感受到了語文的生命,狂風告訴我,“君子當行如風”;雷電告訴我,“君子說話擲地有聲”;大雨告訴我,“人活得當淋漓盡致”。
一切又歸入平靜。窗外,雨淅淅瀝瀝。大雨依舊,風景仍舊,多了的只是心靈的喘息,歲月的回響和心靈的升華。
語文課上,書聲依舊,雨聲悠遠……
【解讀】
一、構思新穎,妙趣橫生。作者將上語文課比作聽雨聲,源自語文課的無窮魅力,也緣于語文課和雨聲的許多相通之處,如:有聲、有形、有味。基于兩者眾多的相似之處,作者進一步將語文課具體化,將它幻成詩文名句中的各種雨聲。這樣的構思,大膽,富有創意,且新意盎然。
二、積淀豐厚,意蘊深遠。文中眾多的古詩詞名句,信手拈來,引用自然貼切,不露痕跡,顯示了作者厚重的古詩詞文化積淀。此外,本文的語言錘煉也很顯功力,眾多的短句言簡意賅,內蘊豐厚,頗值得用心玩味鑒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