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12-14 16:07:33
這種景象,自然地叫我們想起那春夏之間群花盛開的花園來。可是,彩色的秋林,到底有它自己特別的情調和風格。它的美景是豪壯的、莊嚴的。花園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我們古代的詩人,多喜歡把秋天看作悲傷的季節。“悲秋”,是我們古詩歌傳統上一個最常用的名詞。引起詩人們傷感的自然現象,當然不是單純的,草木的變色和零落,卻可以說是當中有力的一種。我們知道,過去許多“悲秋”的詩篇或詩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黃范”的景象的。
其實,引起人們的傷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從許多方面看,它倒可以說是叫人感到愉快的一種時辰。在農業經濟上,秋天是收成的季節;在氣候上,在一般自然景色上,秋天也是很可愛的(這,你只要把它去跟接著來的冬天比一比就得了)。古人所謂“春秋佳日”,決不是沒有根據的一句贊語。
我們還是談談葉子變色的話罷。
在夏天,草木的葉子都是綠油油的,這固然象征著生長,象征著繁榮。但是,從視角上說,從審美的眼光上說,它到底不免單調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許多樹木的葉子變色了,柿紅的、朱紅的、金黃的、古銅色的、赫色的,還有那半黃半綠,或半黃半赤的……五顏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個盛裝的姑娘。加以這時節天色是澄明的,氣候是清爽的。你想想,它應該怎樣喚起人們那種歡快的感情啊!
自然,我們曉得古代詩人所以對秋風感喟,見黃葉傷情,是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的原因的。在過去的社會里,詩人們或因為同情人民的苦難,或因為嘆惜自己階級的衰敗,或因為傷悼個人遭逢的不幸……那種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現象的感觸而發泄出來。加以他們對自然、社會的知識的局限,就更加強了這種情思的表現。他們對于變色或凋零的草木感到悲傷,主要的原因就在這里。
現在,造成過去詩人哀感的那種社會根源,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人們對于事物也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能力。今天,我們的詩人,我們的廣大人民,都以飽滿的精神,健康的思想,參與著雄偉的新社會建設工程。美好的自然景象,對于我們只有激起歡樂的情懷。舊詩詞中那種常見的哀愁,跟我們的詩的靈感是缺少緣分的。
就說在古代,也并不是所有的詩人,或詩人們的一切作品,對于那些變了色的葉子都是唉聲嘆氣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句),這固然是明白地頌揚紅葉的美麗的。“扁舟一榷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蘇拭句),詩人對于那種江南秋色,不正是帶著羨慕的神氣嗎?此外,如像“紅樹霄山好放船”(吳偉業句)、“半江紅樹賣鱸魚”(王士禎句)……這些美麗的詩句,都不是像“滿山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那樣飽含著哀傷情調的。大家知道,“現在”跟“過去”是對立的。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們又有著一脈相聯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舊時代里的詩人,對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們沒有權利判定,過去一切詩人對于紅葉和黃葉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我不是什么老北京。可是,憑我這些年來的經驗,我敢大膽地說,秋色是北京最可愛的一個季節,盡管我們還嫌它的日子短了些。當這房子里火爐還沒生火,氣候涼爽可是并不寒冷的時候,觀覽香山一帶(包含碧云寺在內)自然的豐富色彩,正是北京市民和遠方游客一種難得的眼福。讓古代那些別有懷抱的傷心人,去對葉子嘆息或掉淚吧!我們卻要在這種紅、黃、赤、綠的自然色彩的展覽中,作一個縱情的、會心的鑒賞家!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