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2-14 10:22:35
今年夏天,我從蘭州出發,經酒泉,出嘉峪關,過玉門市,來到了陽關道上。剛進安西縣境,不見山,不見水,不見樹木,不見房屋,滿眼是無邊的砂礫,遍地是一叢叢駱駝草。面對這廣漠的荒原,不禁記起了“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句。
是的,我們這幾個人很快就要到陽關了。此時此地,玉門關正在北邊,陽關在南邊。歷史上,從玉門關出西域,謂之南道,是通向鄯善、莎車的門戶。唐代有名的絲綢之路,經過河西走廊,也是在這里分為南北兩路的。從陽關到酒泉,差不多有七八百里,大都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戈壁,為此,古人才有“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的感嘆。
陽關古道的地勢十分平坦,各種交通工具可以任意馳騁,毫無阻礙;難怪人們常把“陽關道”比喻為光明大道。我們驅車前進,時速高達八十公里,仍然沒有太快的感覺,但只見平沙千里,風塵漠漠,天高云凈,仿佛駕著一葉扁舟,置身在平靜的海洋里。車輪飛轉,發出沙沙的聲響,遠方地平線,隱隱約約出現了鋸齒形的一線屏障,公路兩邊,不時閃出一些紅柳、芨芨草之類的植物。那一線鋸齒形的屏障原來是一條林帶。汽車駛進林帶,就好象突然從沙漠里闖進了綠色的海洋。司機告訴我說,這地方已是敦煌縣的南湖公社了。我望著那水渠交錯,萬木爭春的景象,又仿佛回到我那可愛的江南水鄉。
我們在南湖公社小憩時,見到了縣委書記老楊。他高高的個子,微微有點駝背,紫色臉上刻滿風霜浸染的皺紋,看上去快六十來歲了。老楊是河北人,抗日戰爭時期參加八路軍,全國解放后,自愿申請到邊元地區工作,西出陽關有二十多個年頭。這些年來,他和他的戰友們,帶領南湖一帶人民,在風沙前沿封灘育草,頂著焚風,造成了十六條林帶,抓了水,造了田,使這個公社的糧食平均畝產突破了一千斤;將古老的陽關道,拱衛成一片蔥綠,將南湖建成為沙漠中的一顆明珠。他要算西出陽關的一位功臣了。
老楊自告奮勇來擔任向導,我們便沿著公社林場,向陽關前進。我望見林場里那些高大的杏樹,枝葉繁茂,果實累累,正贊嘆著,老楊介紹說,這些杏樹,是漢代征西將軍李廣利種子,所以人稱“李廣杏”。杏大如桃,吃起來又香又甜,是敦煌一寶。我還看見,在那些綠樹圍繞的方格里,長出一叢叢青翠的葡萄枝葉,據介紹那是有名的無核甜葡萄,是東進陽關的人,從伊犁帶來的品種。林場外面,一塊塊整齊劃一的水田,生長著嫩綠的禾苗,南風吹來,掀起一層層稻浪;那稻種,自然又是西出陽關者的功勞了。
汽車終于穿過禾田,鉆出林帶,向一座少丘上的烽火臺駛去。車輪在沙漠里劃出一條很深的轍印,奔向一個小小的斜坡,輪子打著滑,上不去了。司機只好將車退回來,繞過沙包,劃了一條長長弧線,加足馬力,沖上沙丘。
我們登上烽火臺,但見南邊有一塊鐵牌,那上面寫著四個工整的字“陽關古城”。幾個人瞪大眼珠向四面看,只見紅沙緲緲,卻不見古城的一磚一瓦,當年筑城用過的石頭也已經風化為紅塵了。我在烽火臺上拾到了一塊火紅的小石子,它應該是陽關古城的遺物。據史書記載,這座殘存的烽火臺和陽關古城一樣,都是漢代建筑。烽火臺的構造十分簡單,只不過用當地產的土坯、芨芨草蘆葦稈一層隔一層地壘起來。奇怪的是:人們素稱短命的草木留下的痕跡,竟比石頭砌就的陽關古城還要長久!我想這大約是由于當地風沙大,卻又很少降雨下雪的緣故吧。至于古城雖廢,陽關的名字卻留傳到今天,那就現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分不開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