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中考復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復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贾R點、各科復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化學實驗現象的“三要點”》,僅供參考!
化學實驗現象的“三要點”
一. 順序要合理。
表述實驗現象,要按照實驗現象的先后順序進行表述。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不能表述成“劇烈燃燒,生成一種黑色固體物質,放出熱量,火星四射”,而應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物質”。因為學生首先觀察到的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最后才發現“生成一種黑色固體物質”。又如,初中化學人教版課本(上冊)第27頁[實驗2-3],首先讓學生觀察硫和氧氣的顏色、狀態,再表述硫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時火焰的顏色,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最后表述出生成物的顏色、氣味、狀態等,用這樣的順序表述實驗現象,層次分明,一氣呵成。
二. 用語要準確。
在表述實驗現象時必須運用準確規范的語言,如實傳遞實驗信息。若在表述實驗現象時用語隨便,不加區別,那么實驗信息的傳遞也將產生差異。對實驗現象表述中易出現的錯誤有三種情況:一是“煙”、“霧”不分。“煙”和“霧”在化學中是嚴格不同的兩個概念,“煙”是固體小顆粒在空氣中形成的分散系,而“霧”則是小液滴在空氣中形成的分散系。例如,磷燃燒后產生濃厚的“白煙”(P2O5固體小顆粒)而不能表述為“白霧”;而濃鹽酸露置在空氣中會產生“白霧”(鹽酸小液滴),就不能表述為“白煙”。二是在表述現象時通常夾帶生成物的名稱。生成物的名稱是通過實驗,經分析、推斷鑒定得出的,故在表述實驗現象時,不可夾帶生成物的名稱。如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應的現象應表述為“產生紅褐色沉淀”,而不能表述為“產生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再如:H2還原CuO的實驗現象應表述為“黑色粉末逐漸變為光亮的紅色,同時在試管口和試管內壁上有無色液滴生成”,而不能表述為“黑色的氧化銅變成了紅色的銅,在試管口和試管壁上有水珠生成”。三是用詞不當。如在表述某實驗現象時用“看到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生成”這句話就很不妥當,因為無色無味的氣體是不可能直接“看到”或者“發現”到的。
三. 表述要全面。
很多化學反應的現象十分復雜,有些現象易被忽視,導致在表述實驗現象時顧此失彼,給實驗分析、推斷結論帶來了困難。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全面正確的描述實驗現象,首先要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實驗現象,必要時,可在精要提示后再重新做一次。如“把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的實驗現象應表述為“產生大量氣泡,同時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而不能只表述為“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又如描述“石灰石和鹽酸反應”時,明顯的實驗現象是“有大量氣泡生成”,但僅表述這一點是不全面的,還需要提醒學生注意:“不僅有大量氣泡產生,而且石灰石也在不斷的溶解”。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