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人民情懷彰顯不變初心
時事評論背景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在“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的鄭重承諾里,在“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自我要求中,一步步變為現實。
沿著崎嶇山路,在大涼山腹地一一走訪貧困戶,“看到大家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心里十分欣慰”;在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實地察看災后恢復重建及發展情況,勉勵“把人民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在成都市郫都區唐昌街道戰旗村,和鄉親們一起喜迎新春,動情地表示“我是人民的勤務員”……春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到四川多地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親切的問候、動人的場景、感人的畫面,讓人們深切感受一個大黨大國領袖的人民情懷。
時事評論觀點
拉家常、問冷暖,聽民聲、解民意,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連續第六次在春節前夕來到群眾當中。回望過去幾年,從在陜北梁家河用自己的錢為鄉親購買年貨,感慨“把心留在了這里”;到第三次上井岡山,與老鄉一起打糍粑,強調“所有領導干部都是人民勤務員”;再到“暖氣熱不熱”“糧食夠不夠吃”“孩子上學要走多遠”的溫暖關懷中,詮釋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的不變初心。
歲月沉淀著啟示。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們的所思所盼,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南針”。山西趙家洼村的一位村民曾深情回憶,總書記“一邊翻看我家的扶貧手冊,一邊問我家里幾口人、收入多少、都種些啥,問得特別細”。有媒體曾用“走得遠、看得全、問得細、想得深”四個短語概括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特點,這給廣大黨員干部提供了有益啟示:心中有民,腳下就得有動力;心中有責,肩上就得有擔當。工作再忙,都要抽出時間多到基層走一走、看一看,問問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是干事創業的基本要求,也是不容偏離的執政根基。把人民當親人,人民才會愿意把干部當家里人。
“我們要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宣示溫暖人心。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人民”是最根本的哲學,也是接續奮斗的永恒坐標。過去五年,無論是一分鐘脫貧20多人、一天增加4萬多家市場主體,還是新增相當于英國人口的就業數量、建成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人民一直被放在治國理政的最高位置。有人注意到,習近平主席歷年的新年賀詞,人民、改革、發展是反復出現的高頻詞;而3萬多字的十九大報告,更有200多處強調“人民”。可以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在“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的鄭重承諾里,在“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自我要求中,一步步變為現實。
投身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造福人民“要有深刻的理性認識和具體的實踐行動”。脫貧攻堅,如何激發貧困戶的內生發展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切實增加群眾的獲得感?全面依法治國,又該如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我們要破解的每一個民生問題,都是世界性難題。而新的社會增長點、經濟發展潛力,恰恰就蘊含在“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當中。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不到三年時間,敢于并善于推出更多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把一件件民生實事辦成辦好,才有可能讓群眾生活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權益真正得到保障。
考察期間,在離開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時,村里的男女老幼排起長長的隊伍,同總書記依依惜別。村黨支部書記向總書記獻上彝族傳統服飾查爾瓦,表達對總書記的愛戴。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一個將人民置于最高位置的政黨必將力量無窮,一個珍視人民的國家也必將興旺發達。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