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蓄勢而發,推動改革再深入
時事評論觀點
中國改革的方程式,就是在一次次突破禁區、打破桎梏、破舊立新中不斷成型的。
“改革要突出重點,攻克難點”“要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推進改革,敢于自我革命”“要結合實際,實事求是”“要鼓勵基層創新,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近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四個要”,發出了“改革再深入”的動員令。鄭重的囑托、殷切的期待,在冬日里又一次點燃了全社會推進改革的熱情。
時事評論觀點
“航船”是在論及中國改革時,常被用起的一個比喻。以此觀之,40年前啟程時吃水尚淺,憑著“千里快哉風”可以劈波斬浪;而如今,巨輪行于靜水深流的航段,吃水深了,更容易觸到水底暗礁,對掌舵行船也有了更高要求。由淺到深、由易到難,這樣的發展規律,也必然要求改革不斷深入下去,去除深水區的礁石、突破航行中的瓶頸,實現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轉變。
“善戰者,求之于勢。”40年來,中國的改革一次又一次掀起澎湃浪潮,每一次的拍岸驚濤都是改革勢能的釋放。“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考察便在改革前沿陣地莊嚴宣示,為繼續推進改革凝聚強大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從簡政放權到“三去一降一補”,從異地醫保結算到人民軍隊革命性重塑,從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到戶籍制度改革……隨著一系列標志性、關鍵性、引領性的改革落地生根、漸次開花,結構性、深層次、歷史性的變革也悄然發生。
有人將新一輪改革大潮分為“起勢”“蓄勢”與“破勢”三個階段。如今,改革已經走到了如何“破勢”的緊要關頭。放眼國際,我們正面對詭譎多變的世界局勢;揆諸國內,改革本身面臨著期待值上升的壓力。投資活力不斷增強,為什么還會有“過不了關”的擔憂?藍天保衛戰初戰告捷,但何時可以徹底跟霧霾告別?社會保障網越織越密,又怎樣迎接近在咫尺的“銀發浪潮”?在今日中國的改革清單上,思想障礙與利益藩籬交織,調整陣痛與發展煩惱疊加;當越來越多的深層次矛盾浮出水面,就更加呼喚改革的力量。
34年前,福建55家企業負責人在報紙上發出“請給我們‘松綁’”的呼吁,推動了改革時勢。不久前,又有企業家寫信倒營商環境的苦水,也提示著繼續深化改革的迫切。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就“四風”問題新表現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改革再深入,要突破思想的藩籬、突入利益的禁區,就要徹底改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作風,掃除那些陽奉陰違、敷衍塞責,以真抓實干落實中央精神、完成改革任務。勇于擔當、勇于創新,改革才不會被架空,我們才能在新時代繼續書寫“史詩般的進步”。
時至今日,改革依然是最有號召力的旗幟,我們依然需要拿出敢拼敢闖敢試的血性。無論是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最多跑一次”,還是斬斷醫藥與醫院之間利益鏈條的“三明醫改”,探尋這些改革實踐背后的成功奧秘,讓人感嘆勇于推進改革、敢于自我革命的改革決心。事實證明,中國改革的方程式,就是在一次次突破禁區、打破桎梏、破舊立新中不斷成型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有敢于向積存多年的沉疴痼疾開刀,敢于適時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才能為改革掃清創新發展的梗阻,進而開辟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境界。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有磨礪,始得玉成。1992年春,深圳仙湖公園,鄧小平同志鏟土種下一棵高山榕,早已亭亭如蓋;今天,深圳蓮花山公園,習近平總書記手植的那棵高山榕,正長勢喜人。兩棵蒼翠挺拔的高山榕,映照著40年的改革圖景,也預示著通向未來的勃然生機。矢志推動改革深入、再深入,在新起點奮力實現新突破,我們就能在改革畫卷上書寫濃墨重彩的時代華章。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