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擇校指南: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低分考生:莫盲目追求名校
在每年的中招錄取中,不少普通高中教師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想上高中的學生太多,但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普通高中教育。對于一些成績較差的考生來說,他們浪費不起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
教育部門對此也非常無奈。
很多初中基礎差的學生認為,在高中經過三年努力,會有考入大學的希望,但可能性并不是非常大。
一位熱點中學教師說,從多年的教學經驗看,往往一些學生上完高中沒有考取大學,再回頭想去學技能,已經較同齡人晚了一步。
一些學生不肯到職業學校讀書,真正的原因還是虛榮心在作怪。去年,不少低分考生為了上高中,想盡辦法進入熱點高中。家長選擇熱點學校的目的,無非是想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和成績好的孩子在一起,受到感染,提高學習成績。但這樣反而給低分考生造成相對的心理壓力。這位教師說,低分考生在班上成績處于劣勢。他們由于成績差,逐漸自卑,加之教師無心對這些成績差的學生多花時間輔導,往往一些言行也會讓這些孩子感到受歧視,時間一長,就會厭學,心理出現問題的孩子也越來越多。
成績上的差距原來不應成為學生度過快樂學生時代的障礙,但在升學體制制約下,低分考生進入熱點學校后,這種不快樂形成的心理陰影將極有可能伴隨他們一生。
一位心理教師說,孩子在高中階段正是性格、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高中階段心理陰影揮之不去,很難想象,背負著學習壓力,體味著老師、同學冷眼的孩子,將會形成怎樣的人格。
分校:成了”香餑餑”
學生成績不好又想上高中,擠不進名校,于是,家長把眼光轉向了高中名校分校。
從去年起,似乎一夜之間,鄭州市無論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稍有些名氣的學校都已經辦起或正在醞釀籌辦分校。分校之多,讓家長們幾乎應接不暇。憑成績名校本部進不去,拿錢能不能上分校?在去年的中招錄取工作會上,鄭州市教育主管部門宣布,分校有自主招生權,分校的錄取校長說了算。
于是,分校的出現給想上高中卻不夠正常錄取分數線的學生一線希望。家長們目的一樣,不論分校教學質量如何、收費怎樣,都要保證孩子有學上。教育主管部門對分校錄取“校長負責制”的寬松政策,更使得分校在去年普通高中錄取“收成”不錯,不少分校的分數線也隨著報名人數的增多而提升。分校在招來好生源的同時,還為學校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幾乎很少有學校遵照教育主管部門辦分校的要求,如獨立校園、獨立法人等原則行事,絕大多數分校招攬生源最具誘惑力的是,分校學生和校本部學生混合編班,在一個校園上課。盡管今年鄭州市教育局在中招政策會上強調,今年分校招生必須守“規矩”,不守“規矩”者將削減其招生計劃,但究竟有幾所分校能按“規矩”行事,還要拭目以待。
疑點:利用分校賺錢?
有家長對分校此現象提出質疑,為什么如今分校創辦后,與校本部混合編班上課,學校明明可以容納下更多的生源,卻只批準了少數的不收費指標?分校收高價生是不是另一條名校創收之路?
鄭州市教育局某負責人對這種現象解釋為,分校能被批準的條件是獨立法人、獨立校舍和設備管理、獨立人事、獨立財務、獨立學業證書。但在今年的招生中,家長們都發現,分校并沒有達到“五獨立”卻被批準并開始招生了。
的確,教育部門一定“規矩”就要求分校做到“五獨立”,對于新創辦的分校要求顯得過高,如今高中教育在市區過熱,分校的成立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入讀的需求。
該負責人說,公辦學校辦分校,是從民辦教育發展著手,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公辦學校辦分校,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進不了本校學習但愿意進入分校學習的家長的需求。但分校的成立必須滿足三個前提條件:一、不得動用政府預算的資金,二、不得干擾影響校本部的管理和教學,三、必須有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政府沒有對計劃外的學生配備師資,因此,分校收取的費用要為老師開工資、為學生擠教室,分校納入民辦學校管理,事實上就是收費性質的高中。但分校的收費標準也要依據省物價局的規定收取。
愿意讓孩子上高中的家長,顯然不再心疼幾萬元錢的高額費用,許多低分考生由于上分校也無望,甚至找到高中分校表示寧愿多掏錢當贊助費,只要孩子能夠入校學習。
盡管教育部門初衷良好,但去年一些高中盲目擴招,高一甚至招收30多個班。教師不夠用,就從各地或高校招聘。大量沒有高中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高一班主任,引起不少家長不滿。學期中間,要求換教師、轉學的家長數不勝數。
一些家長說,掏了高價,選擇了名校分校,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沾沾名校的名氣,感受到名校的教學氛圍,除了學校要求嚴格外,將孩子送進名校分校,更希望的是孩子能夠在這里接受到名校教師的優質教學,但分校這種做法,難免讓家長懷疑名校創辦分校的目的。
分數線不能決定學校教學質量
鄭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強調,家長選擇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首先是從普通高中在每年中招錄取時的分數線決定的,其次,從這所高中每年升入大學升學率來判斷。這些判斷并不十分準確。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事實上,每年教育局為各普通高中所下發的招生計劃不同,招生人數多少不同,這就無法用同一標準衡量不同學校的錄取分數線。
學校從報考人數由高分至低分,排到招生計劃的最后一名錄取。招生人數的最后一名就是當年的學校錄取分數線。同樣,一所學校的升學率也取決于當年這所學校的畢業生人數,參加高考的人數。
教育局下發招生計劃時,由于特長生、體育生、宏志生、特優生等不列入招生計劃,一些學校為了提高錄取分數線,在這方面增加招生人數,在普通高中招生計劃上減少招生人數,以此搶占較高的錄取分數線。
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分數線并不是決定一所學校教學質量好壞的前提,只有在同一起跑線上比較才有意義。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接受優質教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就鄭州市現在的情況看,不論是第一批、第二批或第三批錄取的學校,都有較好的教師隊伍,好的辦學思想,教師都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教書育人的水平較高,校領導管理科學規范等標準。如果說校與校間有差別,差別也僅在于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辦學特色,不同的學校在教書育人中有差異。
家長一定要把學生送進省、市示范高中,這種做法并不可取。示范高中學生起點高,教師在教書的時候針對整體程度較高的學生授課,和普通高中老師針對程度較低的學生授課的方式不同,如果學生起點不高,家長應該理智地讓孩子到普通高中去,而不要堅持到重點高中。
在鄭州市的中學教育中,有不少學生從重點高中再轉到普通高中反而考取非常好的大學的例子。因為學習知識需要循序漸進,如果學生在重點高中跟不上進度,聽不懂,反而會害了孩子。家長一定要務實,不能違背教育規律。
“什么是最好的學校?”教育界有關人士說,事實上,一所學校好還是不好,應該看它是不是適合學生,和學生學習起點是否相一致,一所和學生學習起點相一致、最適宜孩子發揮潛能的學校,對孩子來講,就是最好的學校。
據了解,我省是人口大省,隨著近兩年入讀高中的學生越來越多,參加高考的考生也在逐年大幅度增加,高考的難度可想而知。
僅從今年高中錄取情況看,全省報考的考生近60萬人,全省的招生計劃僅在38萬人左右,本科招生計劃也僅在12萬人左右,也就是說,還有22萬名左右的考生面臨著無學可上的尷尬。
“并不是所有上高中的人都能考上大學。”鄭州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說,家長對于擴招的信任度應該理性,所有人都希望接受高等教育,但是社會有一定的現實性,在初中畢業時,該為孩子如何選擇人生道路,家長首先應該有務實的判斷。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