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文清楚表達所思所想!家長得這樣教孩子
一、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人、事、物說明孩子需要對生活有所觀察,有所感悟,不管出了什么主題的作文,都要能夠迅速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經歷的、能夠使用的素材。
大多數的孩子都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沒有東西可寫”,這一點就是大多數孩子怕作文的原因,孩子拿到作文,大多數的反應都是“不知道寫什么”。寫不出來就是一種煎熬的感覺,久而久之就會對作文產生懼怕情緒。這也就說明了兩個問題:
一是孩子對于生活中接觸的人、發生的事物無感。二是孩子的生活太單調,除了學習吃飯睡覺就沒有別的活動。
所以,大多數的孩子的作文就會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所選取的素材都已經是被用濫了的素材。寫《感謝》就寫媽媽給我做飯,爸爸送我上學,等等,試想閱卷老師看了那么多同樣的素材,如果選材沒有亮點,如何吸引眼球?
解決辦法:這兩個問題的出現,和家長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首先家長要增加孩子的人生經歷,要讓孩子出去、帶孩子出去,讓孩子幫自己分擔一些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找到好的素材。不能總是讓孩子“宅”在家中,要讓孩子出去、帶孩子出去,讓孩子多做事情(做家務、看小孩等等),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而且孩子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寫作的好素材。每體驗一種新鮮,都要問孩子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其次,家長的引導非常重要,而最好的引導方式,就是交流,但這也同時對家長提、出了要求,就是家長必須是一個認真觀察生活的人,才能把自己的感悟和孩子交流。
二、深度的差異決定了分數的差異
生活中的事物、事理這一點對于孩子的要求就比較高了,也是絕大多數孩子最頭疼的問題——“作文寫不深”。這個也是最需要長期積累、長期引導的。
換一個詞就叫做“思想深度”。其實就是指一個孩子對某一件事情的看法、思考所能達到的程度,最能夠體現一個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深度的差異,這也是決定孩子作文分數差異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我們之前練習過的作文中,大多數的孩子沒有結尾,或者是喊口號式的結尾。
您和孩子是否關注社會、關注時事熱點?您和孩子是否關注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你會給孩子講解時事熱點嗎?再次強調哦,“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觀點已經OUT了!
三、對社會現象的感受和認知
您可能為了避免孩子沉迷于電視、網絡,于是不讓孩子接觸外部世界,孩子對現在世界上和身邊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這種因噎廢食的辦法非常不可取!
解決辦法:一方面,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瀏覽獲取來自外部世界的知識,但是畢竟孩子自制力有限,家長要做好監督。另一方面,也要和孩子多交流時事、熱點,家長可以事先對事件進行篩選。
孩子對事情的認知可能是片面的,需要家長和老師來引導他們的思考和認知。您千萬不要因為嫌累就不能堅持,若是您都不能堅持的話,那么孩子又如何能做到堅持呢?
四、寫作文也要規定時間
您的孩子寫作文耗時是否過長?應對考場作文,平時就應該注重習慣的培養和速度的訓練。解決辦法:建議家長幫孩子計時并監督,建議時間40分鐘之內,(因為小升初、中考的作文時間規劃標準也是40min)絕不多給時間,寫不完也要拍照上傳,這樣也可以讓輔導老師了解到孩子的速度。
五、字跡要工整,因為卷面扣分實在太不值了
關于作文字跡和卷面的重要性,爸爸媽媽們都懂,這里我就不多說了
最后,還是那句老話: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孩子不斷練習、老師認真批改和家長一直的監督。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