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地理學習方法:反復刺激課堂記憶法
青少年記憶力強,理解力差,而遺忘率高。“反復刺激記憶法”就是針對青少年的這一特點而提出來的。
反復刺激不是單一的知識重復,而是通過不同的渠道,運用不同的信息符號,把地理知識傳送給學生,學生一次又一次地接受信息,經過大腦的思維、加工、整理,最后儲存信息,以利于對地理知識的記憶。
地理教學有書有圖,書是理性上的知識,圖是感性上的深化和理解。針對這一特點,具體做法是:看書、看圖、討論、系統歸納和作業鞏固。
1.看書——在提出看書內容的同時出示提綱。例如“新疆的概況和地形”,出示位置、接界的國家、面積、民族、地形輪廓、天山的成因、組成、陷落盆地、阿爾泰山的海拔、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昆侖山的世界第二高峰及海拔、兩個盆地的比較等題目。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通過視覺器官從書中將其獲得的知識,作為信息第一次儲存。
2.看圖——先看書中插圖。把三山夾兩盆的地形輪廓落實到空間分布,接著看新疆地形的教學掛圖,不僅明確了兩個盆地的形狀、沙漠面積的大小,而且把主要外流河和內流河落實到兩個盆地的空間分布上。再看演示填充圖,進一步加強了三山夾兩盆空間分布的直觀性。最后看新疆在歐亞大陸地理位置的彩色幻燈圖片,加深了對新疆氣候的理解,這是通過視覺器官,使感性與理性行為有機結合,也是第二次儲存信息。
3.討論——可以了解學生自學學習的結果,也可以互相交流信息,教師對有爭議的問題必須加以肯定。例如討論塔里木盆地形狀時,有的學生說是梭形的,還有的說是環形的。教師結合教學掛圖肯定梭形是正確的,而環形是盆地的結構。對天山的成因,教師應把天山近一個時期的成因展開講述到天山的三個成山階段。學生通過聽覺器官,獲得知識。這是第三次儲存信息。
4.系統歸納——師生同步進行,教師板書、口述,學生整理筆記,這一節課教師板書了:(1)位置主接界的國家;(2)面_積及民族;(3)地形輪廓;(4)三大山脈及兩大盆地;(5)天山的成因;(6)兩大盆地的比較。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器官第四次儲存信息。
5.作業鞏固——先是學生當堂獨立完成填充圖作業,再由教師擦去板書歸納的主要內容,找幾個同學依次口述記憶回答。這不僅能了解學生一節課的學習結果,而且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使其一節課的主要知識達到深化記憶。
“刺激法教學”同時以雙基為主線,通過五個環節的教學活動,不僅能掌握一節課的主要基礎知識,同時也達到基本技能的訓練,不僅會運用基礎知識,而且也加強了能力的培養,如看圖能力、記憶填圖能力、分析歸納能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