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05 21:59:01
6月20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KlemensFreiherrvonKetteler)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途中被清兵伏擊(由于克林德曾經槍殺義和團眾,此次行為被認為是報復);釀成戰爭的導火線。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
清廷向各國宣戰的同時,也懸賞捕殺洋人,規定"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義和團及朝廷軍隊圍攻各國在北京的使館。使館區內被圍人數約3,000人,當中約2000為尋求保護之華人;400人為外國男性平民,147名婦女及76名小童。另有士兵、水兵及陸戰隊共409人,武裝有3挺機槍及四門小口徑火炮。各國在準備以武力解救使館的同時,各使館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國公使竇納樂負責指揮抵抗。
6月25日,清廷當權派載漪、載勛、載濂、載瀅四兄弟率義和團六十多人直奔瀛臺欲弒光緒,被慈禧太后阻止而未果。
事件最終演變為國際軍事沖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約有45,000名來自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英軍中包括英在威海衛訓練的由中國人組成的中國兵團)、法國、德國、意大利及俄國的八國聯軍以及反抗拳亂的中國軍隊與義和團拳民對戰。7月至8月進軍北京的聯軍指揮官是俄國人GeneralLinevitch。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