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思遠
有些目標迫切需要實現但未實現;或者在實現的路上都未必是件好事。
在學習中、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目標,目標本身是個理想狀態,理想和客觀現實有差距時就會對立起來,這個的時候矛盾也就產生了。誠然矛盾可以推動發展,但之間的對抗必然會引起內心的波動。為了達到目標,稍有不慎就會產生易怒、焦慮、多疑、偏激和一些攻擊性的言語。雖然之后可能會有滿意的結果,但過程會使自己的心靈受到創傷。那么我們該如何面對這顆心?
對這個問題,那位躬耕南陽多年的孔明先生似乎比較有發言權,他在《誡子書》中曾告誡自己的兒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唯有在靜中潛心修煉,才能沉淀自己強大的靈魂,才能感萬物、悟人生、明哲理,他自己不也在草廬中看透了天下局勢才出山助劉備的嗎?
"靜"字的篆體寫法為"靜",左邊是個"青",是"清"字的省略形式,純凈、干凈的意思;右邊是個"爭",上面下面是兩只手在緊緊抓住某個東西,全力以赴的意思。靜的本意是全力以赴保持純凈。在儒家的孔子去世后到孟子出世前,還有一個近期被考古學家發現的儒家子思學派,它們的靜字的寫法與一般寫法有別,是靜字下面加個"心",意思很明顯:心靜才是"靜"字的歸宿。我相信任何一部偉大的作品也是在"靜"中醞釀出來的。七十六歲的日本藝術家伊久磨先生在他的作品《煙斗隨筆》中在后記寫了這么一段話:
今年又到了真正的秋天。
秋天,是落葉中了結一件事的季節。到了向長年與本文同在的廣大讀者告別的時候了。
再見!
我不會再回來。老人是要離開的。人們能夠看到的,只是他漸漸遠去的背影。
老人哼著久遠的時調走遠了。
大寺香裊裊,
升空化雨云。
是的,大寺香裊裊,升空化雨云。多么靜謐的環境,多么寧靜的內心。而他的整部作品恰恰也是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島中完成的,用了整整三十六年。小島四面環海,這位老人每日與海鷗相伴、與海浪相擁、與海風相迎。日出時,看大海的廣邈;日落時,望星空的神秘。
我想,在現代都市的塵浪中,那份由外到內,由內到外的"靜"是常人所無法感受的。唯有在夜半三更時,有心人才會依靠殘存的時間給自己的心帶去一絲"靜"。在旁人看不到的角落,帶著歉意、帶著深情地去細細撫慰那一顆躁動的心。
此刻,夜已入得很深了,家人都已入睡,偶有鼾聲從臥室傳來。
心,又讓你久等了。今晚,讓我們一起踏云追月、與繁星相伴、與眾鳥齊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