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歷史熱點專題復習:中日關系問題
1、中日關系問題
(1)古代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
從唐太宗貞觀年間開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來唐朝:唐玄宗時,鑒真六次東渡日本,設計了唐招提寺。
(2)明政府派戚繼光到東南沿海抗倭寇(日本侵略者)。
戚繼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
(3)列舉20世紀三十年代日本侵華史實;抗戰中中國人民的斗爭。
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局部抗戰開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全面抗戰開始);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變(進攻上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
B、國民黨:臺兒莊戰役(李宗仁);共產黨:平型關大捷(第一次大捷),百團大戰(抗戰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4)近代歷史上兩次中日戰爭的結果及原因。
A、1894—194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原因:日本是一個帝國主義強國,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日本侵華蓄謀已久(客觀);清政府政治腐敗,妥協投降,軍紀敗壞(主觀)。
B、1931—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原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國共合作(主要);特別是敵后戰場,抗日根據地軍民的英勇作戰;國際進步人士和愛國華僑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各個戰場的相互配合。
(5)中日關系健康發展的根本問題?
如何正確對待日本侵華問題(日本是否承認侵華罪行)。
(6)如何才能發展健康的中日關系?(或:日本應怎么做?)
①正視歷史;②以史為鑒,反省戰爭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諾;④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⑤與周邊地區、國家友好相處,開創中日關系美好未來。
(7)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歷史教科書等事件說明什么?
日本不能正視歷史,軍國主義勢力有復活、抬頭的危險。
(8)你認為近年來中日政治關系結“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進中日之間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政府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文部省通過美化侵略戰爭的新教科書等。(或:日本政要不能正視侵華歷史。)
日本政府應教育國民正視歷史,反思歷史;中日之間應建立互信機制,加強經濟、軍事、文化和人員間的交流、對話和協商等。
(9)近代歷史上日本發動和參與的侵華戰爭
發動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1900—1901年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發動1931—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
(10)日本古代學習中國進行的改革是
大化改新(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近代學習西方進行的改革是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啟示:一個國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應善于學習吸收世界先進文化,與時俱進,改革創新。
(11)青少年應怎么做?
A、牢記歷史,珍愛和平。B、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報效祖國,使祖國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C、呼吁日本右翼勢力,面對歷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戰爭泥潭。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