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任峻傳》原文及翻譯
三國志
原文:
任峻字伯達,河南中牟人也。漢末擾亂,關東皆震。中牟令楊原愁恐,欲棄官走。峻說原曰:“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者,非無其心也,勢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為之奈何?”峻曰:“今關東有十余縣,能勝兵者不減萬人,若權行河南尹事,總而用之,無不濟矣。”原從其計,以峻為主簿。峻乃為原表行尹事,使諸縣堅守,遂發兵。會太祖起關東,入中牟界,眾不知所從,峻獨與同郡張奮議,舉郡以歸太祖。峻又別收宗族及賓客家兵數百人,愿從太祖。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甚見親信。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給軍。是時歲饑旱,軍食不足,羽林監穎川棗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為典農中郎將,募百姓屯田于許下,得谷百萬斛,郡國列置田官,數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官渡之戰,太祖使峻典軍器糧運。賊數寇抄絕糧道,乃使千乘為一部,十道方行,為復陣以營衛之,賊不敢近。軍國之饒,起于棗祗而成于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為都亭侯,邑三百戶,遷長水校尉。陳留太守棗祗,本姓棘,先人避難,易為棗。隨太祖共舉義兵,周旋征討。太祖使為屯田都尉,施設田業。其時歲則大收,豐足軍用,摧滅群逆,以隆王室。不幸早沒,祗子處中,加官封爵,以祀祗不朽之事。峻寬厚有度而見事理,每有所陳,太祖多善之。于饑荒之際,收恤朋友孤遺,中外貧宗,周急繼乏,信義見稱。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子先嗣。先薨,無子,國除。文帝追錄功臣,謚峻曰成侯。復以峻中子覽為關內侯。
(選自《三國志·任峻傳》)
譯文:
任峻,字伯達,河南中牟縣人。東漢末年,董卓擾亂,關東都感到震驚。中牟縣令楊原又發愁又害怕,想要棄官逃走。任峻勸楊原說:董卓為首作亂,天下的人沒有不怨恨的,然而沒有先討伐董卓的人,不是沒有討伐董卓的想法,而是形勢條件不成熟不敢罷了。您如果能夠帶頭,必定有人響應。楊原說:那該怎么辦呢?任峻說:現在關東一帶有十幾個縣,能拿起兵器作戰的不少于一萬人,您如果暫時代理河南尹的職事,統一指揮,不會不成功的。楊原聽從了他的計策,任用任峻做河南尹的主簿。任峻就替楊原上表陳述代行河南尹的事情,讓各個縣堅守縣城,于是發兵討伐董卓。恰巧曹操也從關東起兵,進入中牟縣的地界,眾人無所適從。任峻單獨和同郡的張奮商議,讓全郡歸附曹操。任峻又另行召集同族人以及賓客、家兵共幾百人,愿意跟隨曹操。曹操非常高興,上表讓任峻擔任騎都尉,把自己的堂妹嫁給他,很被親近信任。曹操每次出征討伐,任峻常常作為留守來供應部隊給養。這一年天旱人饑,軍糧不足,羽林監潁川人棗祗建議建立屯田制,曹操讓任峻擔任典農中郎將。任峻招募老百姓在許都附近屯田,收到租谷幾百萬斛。于是(曹操)在郡國內普遍設置了屯田官,幾年之內,凡實行屯田的地方都積蓄了糧食,倉庫都堆滿了。官渡大戰的時候,曹操讓任峻主管運送軍械兵器和糧食。亂賊多次在途中搶劫掠奪,截斷運送軍糧的交通要道,于是任峻就讓一千輛馬車組成一隊,分十路并行,組成雙層軍陣的隊伍分前后左右護衛運糧馬車,使敵賊不敢接近了。軍隊的強大和國家的富饒,從棗袛時開始到任峻時完成。曹操認為任峻勞苦功高,就上表封他做都亭侯,食邑三百戶,又升遷為長水校尉。陳留太守棗袛,原本姓棘,先祖避難時,改姓為棗。跟隨曹操一同起兵,四處征討。太祖任命他擔任屯田都尉,為流民設置田業。當年就獲大豐收,補足了軍用,摧毀了各路叛逆,使王室興隆。棗袛的兒子棗處中,提升了官職,封了爵位,來祭祀棗袛永垂不朽的功業。任峻為人寬厚而有氣量,又通曉事理。每次有建議,曹操都很贊成。在國內饑荒的時候,任峻收養撫恤朋友的遺孤,中表親戚貧困的族人,有急事或缺什么,都不斷地周濟他們,因為重信義而被稱贊。建安九年去世,曹操傷心哭了好久。任峻的兒子任先繼承封爵。任先去世,沒有后代,除去封國。魏文帝追記功臣事跡時,給任峻的謚號是成侯。又將任峻的次子任覽封為關內侯。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