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28 13:32:40
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在毗鄰重慶大學的重慶南開中學拉開帷幕。在南開校園里,隨處可見一些胸掛吊牌的學生,他們就是來參加冬令營的全國各省隊以及香港、澳門地區的高中生選手。此外,俄羅斯、新加坡派出了交流觀摩隊。
"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奧數競賽";,正式名稱叫"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這些參賽選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奧數生";。
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里,他們將進行兩個半天的"奧數競賽考試";,按照考試成績高低,選拔出30人組成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然后再從中選拔出6人組成中國國家隊,于2010年7月赴哈薩克斯坦,參加2010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領導下的青少年科技活動,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和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一樣,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其獲獎選手都是高中生中學科成績優異的佼佼者。教育部文件明確規定,奧賽省級賽區一等獎獲得者,可以保送上大學,如果學生對保送的大學不滿意,可以參加 , 可以享受不超過20分的加分。
但另一方面,"奧數";"奧賽";在社會上又飽受詬病,有人指責它是數學雜技,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并沒有太大的價值;有人指責它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有人指責它受現實功利驅動,成為一些人謀利的工具,奧數培訓甚至出現產業化勢頭。
在這種形勢下,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機關一次又一次地對奧數培訓踩剎車,有的省市甚至明確規定,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不得與奧賽培訓成績掛鉤,取消高中生考大學的奧賽加分或只在報考本地高校時給予加分。
與此同時,一年一度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五大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繼續舉行,其省級賽區一等獎以上的獲獎學生依然成為著名高校爭相錄取的對象。至于參加冬令營、入選國家隊、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佼佼者更是非北大、清華莫屬。
奧數究竟怎么啦?那個被妖魔化的奧數與這個享有崇高聲譽、成為著名大學人才選拔門檻的奧數,是同一個奧數嗎?
在第25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期間,《大學指南》和《課堂內外》高中版教育小編聯合采訪了中國數學會奧林匹克委員會副主席吳建平教授。
《大學指南》:吳教授,現在對奧數議論和指責非常多,這些爭論里有很多說法其實都是奧數之外的東西,能介紹一下奧數、奧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嗎?
吳建平:大家爭論的事情和中國數學會做的事情,不是一回事。現在中小學的科技課外活動都歸中國科協管,中國數學會負責主辦每年的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奧林匹克競賽和科技創新大賽一樣,都是在中國科協統一領導下的青少年科技活動。現在并行的有5個活動,龍頭就是每年的國際奧林匹克競賽,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計算機5大學科。#p#分頁標題#e#
數學學科競賽的流程目前是這樣,第一個環節叫全國數學聯賽,每年9月新學期開始,10月中旬舉行,參加人數大概有8~10萬人,按省為賽區進行競賽(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從這其中選拔出1200人左右,每個賽區選出的人數不等,多的有50幾個,少的10幾個。按照教育部政策,賽區一等獎獲得者,可以保送上大學,如果學生對保送的大學不滿意,可以參加當年高考,高考成績上可以享受加分,但最多不能超過20分。這是因為保送和加分政策出自不同的系統,保送是教育部定,加分由各省定,所以有些省的加分會不一樣,教育部只卡加多少的上限。
第二個環節是,從這賽區選拔出來的1200人里,我們再選拔出200人來,每個省保證三名,31個賽區就有90人,其他的就按照賽區成績來劃。這200名學生就是來報到參加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的選手。這個活動的原始名字叫"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
第三個環節是,這200名選手參加兩天半的考試,一共考9小時,做6道題,每天三道,每天四個半小時,每道題21分,總分為126分。考試的題目也是按照國際奧林匹克通常的標準設置的,包括四個方面的問題:代數、平面幾何、組合、數論,一般都會有2個平面幾何。考完后由專家組閱卷、評獎、頒獎。其中獲得一等獎的在30人左右,這30人就留下來,和特批的其他一些學生,組成國家隊集訓隊。
這就到了第四個環節。國家隊集訓隊的任務就是集中在一個地方,通過若干次選拔,從中選出6名學生,組成國家隊,7月份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到7月底參加完國際比賽回來,一個完整的周期就結束了。到9月份新學期開學,又開始下一輪工作。
中國數學會為了管理方便,成立有兩個委員會,一個是普及工作委員會,管賽區的高中聯賽;另一個是奧林匹克委員會,負責從冬令營開始一直到出國參加比賽。
《大學指南》:在國際數學奧賽中,與其他國家的高中生比起來,中國高中生的數學水平大概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層次?
吳建平:"數學水平";這個概念不一定很準確,應該叫"競賽成績";。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有51 年的歷史了,現在每年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中國是1985年進入到國際奧數俱樂部的。國際奧數競賽是個人競賽,沒有團體獎,一般來說,參賽學生有一半能拿獎,這一半人又分為6份,一份金獎、兩份銀獎、三份銅獎,也就是說有十二分之一的學生可以拿到金獎。中國最近10年,最差的成績是4金2銀,一把都是6塊金牌。參加國際奧數競賽的20多次里,5次拿到總分第一(6名參賽選手的成績相加),最近10年只有2次沒有拿到團體總分第一。#p#分頁標題#e#
這就是中國奧數競賽的總體成績,但是和中國高中生的"數學水平";的相關性不好說。中國學生的基礎在全世界肯定是最好的,學得最深,學得最難,花的時間也是最多的。如果全世界學生一塊考數學,中國學生的平均水平肯定第一,這一點毫無疑問。
但是,重要的是,人們現在關心的是,你在中學、大學里學習好、考試好,和你以后能作多大貢獻、能否發展好的關系,這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華羅庚等老一輩數學家親自抓數學競賽。數學家們很單純,希望有人來接數學的班,人才從哪兒找呢?他們希望從中學里發現數學人才,早點找,早點培養,早點出成績,早點為國爭光,這是很正常的思路。1981年有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1985年,我們從高中數學聯賽里挑了成績好的學生,第一次參加了國際數學競賽,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了,回來后就設計怎么選人,1986年創辦了"全國高中數學冬令營";。
我們一直叫"數學競賽";、"數學課外活動";,第一次去參加國際競賽后,發現國際上把這叫做"數學奧林匹克";,是前蘇聯1935年創辦這個活動的時候命的名,我們才把這個名字引入進來,這也是這個名稱的源頭。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