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17 17:01:50
一、設計思路
教學 方法 設計 |
1.為了使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把自然界中的現象再現到學生的眼前,特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 2.為了實現能力目標,便于讓老師捕捉學生面對問題時的真實想法。采用師生互動探討式教學,引導學生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收集數據、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
|
課堂 組織 設計 |
1.為了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提高學習效率,把學生分成 5 人一組展開活動。 2.在“對某一性狀變異的深入探究”的學生活動中,每小組的 5 人自由選擇分工。 |
|
基礎知識 |
解決措施設計 |
|
生物變異的概念 |
通過學生活動“找特征、找差異”,圖片展示,讓學生觀察、歸納: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 |
|
不同種類、個體之間的差異首先決定于遺傳物質,其次與環境有關。 |
對先天性和后天性近視進行分析或對先天性卷發和人工卷發進行分析 |
|
生物變異的類型 |
讓學生活動找出列舉特征中的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 |
|
能力培養 |
解決措施設計 |
|
突出對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科學方法的訓練。 |
在制定實驗探究方案時,對于大、小花生的短軸長度的測量方法,可讓學生展開廣泛的探討。 |
|
訓練學生處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
各小組收集的數據錄入到課件中,進行數據處理和圖形分析。 |
|
情感培養 |
解決措施設計 |
|
對生物學及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1.人類所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2.一組色彩紛呈的玫瑰花圖片。 3.一句結束語:大自然是如此的千姿百態、豐富多彩,那是因為生物的變異。 |
教學設計流程圖
:
二、教材分析
重點:通過對某一性狀的變異的深入探究,使學生能夠描述:
1.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變異的原因:不同種類、個體之間的差異首先決定于遺傳物質,其次與環境有關。
3.生物變異的類型:可遺傳變異 ( 由于遺傳物質的改變造成 );不可遺傳變異 ( 僅由于環境的改變造成 )。
難點:針對育種實例,說明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
2.認識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是生物的變異。
3.通過對某一性狀的變異的深入探究。使學生能夠描述:
(1)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變異的原因:不同種類、個體之間的差異首先決定于遺傳物質,其次與環境有關。
(3)生物變異的類型:可遺傳變異 ( 由于遺傳物質的改變造成 );不可遺傳變異 ( 僅由于環境的改變造成 )。
4.讓學生了解遺傳育種的幾種方法。
能力目標:
1.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觀察、提問、表達的能力。
2.通過“對某一性狀的變異進行深入探究的實驗”, 突出對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科學方法的訓練。尤為側重訓練學生處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調查結果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體會到通過科學探究得出結論的成就感。
2.讓學生通過“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的學習,產生對生物學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1.大小品種的花生各l 000 g,隨機分裝,30 粒1袋 。
2.多媒體課件。
3.測量用具 ( 量角器、 直尺、三角飯 ) 每組兩套。
4.紅、藍兩種顏色的筆 ( 描點連線 )。
5.學生活動記錄用表。
三、教學過程
CAI 課件 |
教學內容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診斷性評價 |
第 一 屏 |
1.特征——性狀2.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相對性狀3.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這種現象叫做生物的變異。 |
1.介紹游戲要求:在教師的頭部找出6處明顯的特征,1組找l處,不準重復。 2.根據學生列舉的性狀教師在黑板上寫板書。 |
玩一玩找特征? (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找老師的特征。第二步,找老師和另外一名同學的同一部位有差異的特征。 |
觀察能力 |
第 二 屏 |
生物變異的原因:首先決定于遺傳物質基礎的不同,其次與環境也有關系。 |
教師:導致老師和同學的頭發卷曲的原因相同嗎? |
學生分析老師的人工卷發和學生生來就有的卷發的形成原因。 |
觀察、分析能力。 |
||
第 二 屏 |
生物變異的類型: 可遺傳變異(由于遺傳物質的改變造成)。 不可遺傳變異(僅由于環境的改變造成)。 |
請學生判斷以上哪些變異是可以遺傳的?哪些變異是不可以遺傳的?并請分析可遺傳和不可遺傳的原因。 |
學生根據板書列舉的特征分小組討論回答。 |
學以致用的能力。 |
||
第 三 屏 |
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
要求:找出圖片中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 |
玩一玩 找差異? 學生觀察四幅圖片并作出描述。 |
觀察、歸納、總結的能力。 |
||
※ 知識點過渡 同學們,既然生物性狀的變異是如此的普遍。你對某一性狀的變異做過較深刻的探究嗎 ? 如果沒有,就讓我們在課堂上來探究某一性狀的變異。 |
||||||
第 四 、 五 屏 |
1.因為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性狀的變異是可以遺傳的 3.因為環境的變化會影響生物性狀的表 現。 |
1.屏顯“曉剛和同學們在奶 奶家吃花生的場景”的圖片。 2.每小組各分發兩個品種的 花生,并請同學們運用剛才所學的生物學知識科學解釋圖中人物的語句。 |
1.閱讀圖片的標注文字。 2.小組討論回答。 |
再現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
||
※ 知識點過渡 在這幅圖的插話中,其中一框有個問句,請同學們讀出來! |
||||||
第 六 屏 |
1.提出問題:怎樣區分大花生和小花生? 2.作出假設:大花生和小花生的依據是果實的平均值,大花生的果實平均值大。 |
1.回答這個問題的內容即是假設的內容。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有多個答案,每個答案都是假設。根據生活經驗選擇最有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設。 2.教師舉例:針對“怎樣區分大花生和小花生?”的問句,我可以這樣回答:個大的花生就是大花生,個小的花生就是小花生。你們說這樣的答案是最有可能的假設嗎? |
學生:擺在桌上的大品種的花生中就有小個的花生,小品種的花生中就有大個的花生,事實說明你的假設不成立。 |
善于用事實說明問題的能力 |
||
※ 知識點過渡 老師:針對“怎樣區分大花生和小花生?”的問句,張明已經作出了假設,為了證明他的假設是否正確,我們下一步該怎么辦?學生:做實驗。 |
||||||
第 七 屏 |
3.制定計劃 (1) 明確分工 |
屏顯分工情況 |
選擇自己在探究活動中的角色 |
積極參與的態度 |
||
第 八 屏 |
(2) 小組學會討論確定實驗探究方案 |
①這個調查我們要探究的內容是什么 ? ②調查探究時,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 ③調查時,應該測量果實的長軸還是短軸,怎樣記錄 ? ④設計適當的測量方法,你們小組的測量方法是? ⑤最后你明確該調查的操作步驟是 ? |
小組討論實驗探究方案 |
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
第 九 屏 |
4.實施計劃,收集數據。 |
到各小組指導、了解情況。 |
1.各小組收集數據,表格中劃“正”字記錄,一定要記錄真實數值 ! 2.根據小組收集的數據描點畫圖,大品種的花生用 藍筆描點連線,小品種的 花生用紅筆描點連線。 |
高度團結協作出效率的意識,收集和記錄數據的能力。 |
第 十 屏 |
5.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
教師要求:各組組長把本小組大小品種花生的短軸長平均值錄入到老師的電腦中 |
匯集各小組的平均值,整理全班數據 |
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
第 十一 屏 |
表達與交流。 |
(1)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兩個品種花生果實在不同長度范圍內的數量分布狀況。 (2〉從大花生中選擇一粒飽滿粒大的種子種下去,所收獲的種子一定都是大的嗎?為什么? |
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實驗結果。運用實驗結論進行科學解釋 |
圖形分析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 |
第 十二 屏 |
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
顯示高產奶牛培育的圖片 |
小組作出高產奶牛培育的科學解釋 |
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 |
第 十三 屏 |
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
顯示太空椒培育的圖片 |
小組作出太空椒的科學解釋 |
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 |
第 十四 屏 |
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
顯示雜交水稻培育的圖片 |
小組作出雜交水稻的科學解釋 |
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 |
第 十五 屏 |
總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
1.舉例說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并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 2.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3.初步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調查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調查結果的能力。 4.舉例說出遺傳育種的方法,以及在生產中的應用。 |
學生回憶、回答。 |
識記、再現知識的能力。 |
第 十六屏 |
培養熱愛大自然和生物學的情感。 |
屏顯: 1.色彩紛呈的玫瑰花圖片。 2.結束話:大自然是如此的千姿百態豐富多彩,那是因為生物的變異。 |
欣賞圖片并產生共鳴。 |
熱愛大自然和生物學的情感。 |
小結和反思
1.本教學設計的實踐效果:
(1)本人運用這個教學設計上了四節課。生物學的概念──生物的變異、生物的變異的原因、生物的變異的類型、生物變異的普遍性都是通過讓學生觀察、發現建立起感性認識后,請學生歸納總結。學生參與到概念的描述之中,容易把概念理解到位。
(2)本節課教材設計探究活動的目的是突出對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科學方法的訓練,訓練學生處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學生在制定實驗探究方案時,己經充分展現了他們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例如:關于測量方法的探討。
在學生討論出上述的測量方法后,由于直尺和三角板及花生都是平放在桌面上。花生是圓的,測量時三角板無法固定,花生的短軸測量只能估測。為了讓收集的數據準確可信,可以這樣做:
一名同學立起直尺和一把對準直尺零刻度的三角板,另一名同學更換測量的花生和另一塊讀數的三角板,三角板的平面和直尺的平面是垂直的關系。三角板起到卡尺的作用。
依舊把直尺和三角板及花生都平放在桌面上。但是把花生剝殼,測一半殼的寬度即為花生的短軸長度。
(3)分五人小組共同完成“對某一性狀變異的深入研究”的探究活動,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2.存在的問題:學生活動的量很大,課堂時間不好把握。提倡教師做預實驗準備。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