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24 16:36:21
摘要:
九一八事變發生前,中國內戰不息,1930年中原大戰,張學良受蔣介石誘惑,率東北軍7萬余人入關助蔣,使東北防務空虛,給日軍行動造成了機會。
"九一八"事變發生前,中國內戰不息,1930年中原大戰,張學良受蔣介石誘惑,率東北軍7萬余人入關助蔣,使東北防務空虛,給日軍行動造成了機會。中原大戰后,蔣介石繼續堅持反共立場,調動數十萬軍隊連續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發動大規模的反革命"圍剿"。國民黨內部斗爭亦十分激烈,1931年5月,汪精衛等在廣州另立中央,成立"國民政府",形成寧粵對峙的局面。國民黨統治集團把精力都用到內戰和內爭中去了,根本不顧外患。
遼西義勇軍老梯子隊在陣地上抵抗日軍。
"萬寶山事件"發生后,東北邊防公署三次派員調查。9月初,中國政府承認了這一事實,表示可用外交途徑解決,并委曲求全,將關玉衡逮捕,擬對關進行軍事審判。但日本帝國主義者并不甘休,他們認為利用"中村事件"正是向東北出兵的"天賜良機",公開宣稱要以武力解決滿蒙問題,侵略氣焰甚囂塵上。當東北危亡在即之時,蔣介石政府卻認為日本為亞洲文明國家,絕不會有違反國際公約之行為,日方之宣傳或系一恐嚇手段。蔣介石不僅沒有對日軍入侵有所防備,反而一再電令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挑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由于中國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所以日關東軍司令部敢于命令僅一萬余人的關東軍向駐有近20萬中國軍隊的東北全境發動進攻。
1936年1月28日,東北抗日聯軍成立,楊靖宇(左)、周保中(中)、李兆麟(右)分任三路軍總司令。 新華社發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正值國際聯盟召開第十二屆大會。中國政府不積極動員人民和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軍,卻把一切希望寄托于國聯。9月19日,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電飭出席國聯會議的代表施肇基,向國聯控告日軍侵略中國東北領土,請主持公道。施肇基在訴說日軍入侵,中國軍隊毫無抵抗的情景時,聲淚俱下,并聲明:中國完全聽命于國聯,毫無保留條件。
但國民黨政府繼續奉行不抵抗主義的政策,對人民抗日救國運動力加鎮壓,使日軍占領東北后把侵略的戰火又燒向中國內地,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