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02 17:50:53
對于初三學生來說,馬上就要進入復習迎考的關鍵階段了。如何進行復習呢?在復習階段,我們應采用怎樣的方法才能高效率地進行復習呢?這是每一個初三學生十分迫切需要解決的困惑。我們以為,復習也是有其規律的。
只要遵循復習的規律,復習的效果一定能得到提高。物理復習一定要講究方法,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對各章節基礎知識的復習和再記憶。首先要進行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為主的復習。把同一內容的復習分散在不同時間內進行的方法要比集中復習效果好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再記憶趕在了遺忘之前,鞏固了記憶。
這個環節有許多學生沒有落實,會造成基礎知識不扎實。因此每一個學生都要十分注意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復習記憶,“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許多學生的通病。 系統復習不是對學過知識的簡單重復,要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系,把教材上的知識點系統進行歸類。例如,就物理基本原理和規律、公式和單位,以及物理學史等內容,歸類整理進行復習,這樣既能掌握教材知識,又能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要注意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逐步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和內在聯系.
特別是對 的重點知識,要初步學習用知識結構圖的形式把一章的內容聯系起來,這樣可以使所學的知識變得有意義和有條理,容易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 要有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消化。學習物理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物理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有些物理習題的解答過程就是在模擬解決物理問題。
初中的物理規律并不多,但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創設物理模型的方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比值法等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透過現象看清本質。只有通過習題的解答,才能了解物理知識應用的條件,理解物理知識的內涵;才能培養自己具有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運用數學工具解題的能力;才能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理解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只有通過習題的解答,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但是,許多人以為解題是提高自己考分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從而使自己陷入題海。其實這也是不可取的,而且是效率不高的一種學習策略。因此在解一定量的習題的前提下,對相同類型的習題進行比較分析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值得同學們去嘗試。
認真看書,及時解疑。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應該認真閱讀教材,要切實學懂每個知識點。懂的標準是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等問題;還注意課本的內容涉及了哪些科學方法,這些科學方法是怎樣在習題中體現出來的,要特別注意發現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系和本質區別;以達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目的。要學會積累,即記錄自己學習物理成功的經驗;記錄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曾經出現的失誤。有人把自己在作業中、考試中解錯的題目收集起來,編成《錯解集》,在 前認真地把這些題目再消化一下。由于是完全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設置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復習的效率,是值得提倡的。
重視實驗,理論聯系實際也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因為物理知識都是從生產、生活、科學實驗中概括和總結出來的,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學科。把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不僅能提高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加深理解,鞏固記憶。特別是電學中的實驗題,沒有平時對實驗的經驗積累,是不可能做到應付自如的。 客觀真實地分析自己,確立努力方向;培養自信,樹立自信心。世上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學習上也一樣。根據自己近兩年來的物理學習經歷,分析自己的水平,確定自己在物理學科方向的奮斗目標,這對復習過程有著深遠的意義。
這絕不是說上一兩句空話。你要把奮斗目標定得有一定高度,必須按照較高的標準去努力。客觀地分析確定合理的目標,會對你的復習產生有利的指導作用。它可幫助你確定哪些地方需要多花些時間,哪些地方可以放過。有人這樣形容復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一開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即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識沒有掌握;隨著復習的深入,“知道自己不知道”,說明開始發現自己的缺陷了;到達復習最后階段,卻“不知道自己知道”,因此要時刻提醒自己“我行!我可以!”相信“我能”的人,就會信心百倍,堅定不移,排除萬難去達到目標,去爭取勝利。
相信“不能”的人,就會灰心喪氣,停足不前,不去努力,等待失敗。經常回顧一下自己在復習過程中取得了哪些進步,有利于提高自信。我們必須以穩定的心理狀態去投入復習工作。 補: 根據以往復習工作的得失,我覺得復習主要是查漏補缺,找道自己知識上的不足,對癥下藥,勤學而且還要好問,這樣才有針對性,效果好。 同時在老師精講的基礎上適度練習,鞏固知識,錘煉技能;不能揀到籃子里就是菜,拿到題目就做,這樣效果往往不會很好。 最后,建立錯題集。把平時沒科中容易并且經常出錯的題目集中到一個本子上,多加揣摩,找出其中知識上的漏洞,從根本上解決。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