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中考網 2019-05-07 19:59:43
(2017·淮安中考)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艷
①與禮服相對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張衣著要簡潔樸素,不提倡花麗奢侈,服裝日趨世俗化。
②現藏故宮博物院的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是極其生動的北宋民俗寫照,從畫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飾。總體來講,男子的衣著依然不外乎“長袍幫”與“短衫幫”兩大類。官吏、商賈、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領長袍或圓領衫,頭戴巾子下身穿長褲,足登靴、履。遺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紋無法表示出來,這些衣衫顯得式樣變化不大。
③但從宋代的紡織技術上看,當時的絲綢色彩和紋樣是十分豐富的。宋代世俗社會中仍不乏追逐華麗衣衫的人。《水滸全傳》中描寫柴進的衣著時,說他“身穿一領紫繡團胸花袍,足穿一雙金線抹綠皂朝靴”。可見當時人們雖然趨向簡樸,但對服飾的質料、顏色、紋飾還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圖》中眾多人物的服裝,該也是五顏六色,繽紛競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著短衫的各種勞動者就隨便的多。這里有農民、船家、商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褲子,頭戴巾子,赤腳著草鞋。上衣長短不一,長的可及膝下,短的僅到后腰。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較細窄,便于勞作。很多勞動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對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兩個衣片連成的兩當式布背心,這種背心直至今日還可以在北方的農村中見到。這些勞動者的裝束在當時頗具代表性。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發達的時期。形成了一個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養的封建文人階層。在他們中普遍存在這返璞歸真、崇尚自然的哲學思想。從北宋開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畫中,顯示出一種散淡清雅、和平閑逸的藝術氣氛,充分體現出這種思想指導下的審美情趣。于這種情趣相協調,宋代文人喜歡穿寬松樸素的便裝。朱熹給自己設計過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領對襟的傳統短襦,下擺至膝;下身為黃色的裙裳,腰間豎一條原上黑邊的白絹;足登方履。這是便服更多的保存了古代漢族衣裳的特點,簡單典雅,很適合士大夫們既好古又追求閑逸的心理。
⑥當時士大夫階層還愛穿寬大的長袍。它也叫道跑,或者直裰、直縫,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為左右兩個一片,中間一道直線縫合。直裰多用素紗、素絹、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顏色以黑、白為主。這是宋代官方規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侶也經常穿直裰。所以后來黑色的直裰變成了僧袍,和尚們日常穿用。(選自《中國服飾:異彩紛呈的華夏衣冠》,有改動)
12.從《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畫面看,宋代男子的衣著一般分為哪兩類?(3分)
13.文章第③段寫《水滸全傳》才進中柴進的衣著有什么作用?(5分)
14.請分行文章第④段加點詞語“大多”的表達效果。(4分)
15.閱讀全文,說說宋代主張衣著要簡單樸素的原因有哪些。(6分)
答案:
12.長袍幫短衫幫
13.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直觀地說明了部分宋人對服裝的質料、顏色、紋飾還是很注重的,從而說明了宋代世俗社會的人人仍不乏追逐華麗衣衫,更進一步說明了宋代便服的不拘一格。
14.“大多”的意思是“大部分”,說明宋代勞動者大部分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褲子,頭戴巾子,赤腳著草鞋,也許也有不是這樣打扮的情況。“大多”表現好勞動者的這樣打扮具有普遍性。“大多”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5.勞動者是為了便于勞作;宋代士大夫階層普遍存在著返樸歸真、崇尚自然的哲學思想,他們喜歡穿寬松樸素的便裝。
相關推薦: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考點--說明文閱讀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