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15 20:23:03
臺灣問題的出現,是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內戰的結果?谷諔馉巹倮,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撕毀《雙十協定》和政協決議,于1946年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通過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最終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蔣介石退踞臺灣,并在美國的繼續支持下,維持所謂“代表全中國”的反共政治、軍事機構,從而導致海峽兩岸長期隔絕的分離狀態。
外國反華勢力插手臺灣問題,推行“以臺制華”戰略,謀求其所謂的全球戰略利益與國家利益,全面扶植國民黨在臺灣的統治,這是臺灣總是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新中國成立后,美國政府從所謂反共全球戰備及國家利益出發,不遺余力地孤立和遏制新中國。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武裝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海峽兩岸關系。1954年與臺灣當局簽訂所謂的《共同防御條約》,而對戰爭挑釁。中國人民解放軍被迫于1954年、1958年兩次奮起還擊,炮擊金門國民黨守軍,兩次臺灣危機由此產生。美國政府插手臺灣問題,阻礙中國統一的錯誤政策,造成臺灣海峽地區長期的緊張對峙局勢。1979年中美兩國建交后,后一方面發展與中國的關系,另一方面對利用臺灣問題打壓和遏制中國。美國政府的錯誤政策與行動,為臺灣問題的解決增添了新的障礙和阻力。李登輝于1999年拋出兩岸關系是“國與國關系”的分裂言論后,美國雖表示遵守一個中國政策,但仍強調堅持《與臺灣關系法》,這再一次嚴重干涉了中國內政,使臺灣問題復雜化。由此可知,美國推動“以臺制華”戰略和“雙軌”政策,維持兩岸分裂現狀,阻撓中國統一,這是臺灣問題直到現在還未得到解決的根本原因。
學科分析
從地理學科分析:
1.臺灣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距350千米,北瀕東海,東北與琉球群島相距600千米。臺灣省包括臺灣島、澎湖列島、釣魚島等島嶼,面積共約3.6萬平方千米。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中央山脈縱貫南北,把全島分為兩部分,習慣上也稱東臺灣和西臺灣。中央山脈隆起較晚,地質構造復雜,島上多火山、地震。1999年9月21日,臺灣花蓮西部地區發生里氏7.6級大地震,這是臺灣100年來遇到的最強烈的地震。
2.臺灣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長夏無冬。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火燒寮在1912年的降水量達8408毫米,是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區。臺灣森林覆蓋率約70%,有“森林寶庫”之稱。臺灣又有“海上糧倉”、“東方甜島”和“水果之鄉”的美名。臺灣四周被海洋環抱,魚、鹽資源豐富,享有“祖國東南鹽倉”美稱。黃金、銅、石油等資源蘊藏較豐富。 #p#分頁標題#e#
3.臺灣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阿里山風景秀麗,日月潭潭水清澈。臺灣經濟特征是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臺灣全省2000多萬人口,漢族約占97%
從歷史學科分析:
1.臺灣自古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國古籍記載中,臺灣在戰國時稱島夷,西漢、隋稱東鰻、夷洲,隨唐以后稱流求,明朝時正式使用臺灣名稱。南宋時澎湖劃歸福建省晉江縣;元代,中國正式在臺灣設立專門機構——澎湖巡檢司。
2.17世紀上半期,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相繼入侵臺灣。1662年鄭成功收回了被荷蘭殖民者侵占的臺灣,成為維護祖國統一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臺灣建立了“承天府”,對臺灣進行管理。1683年,清康熙帝統一臺灣,將臺灣重新納入中央政府的統一管轄。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臺灣設省,劉銘傳為第一任巡撫。1895年日本侵略者割占臺灣后,臺灣人民堅持進行了保家衛國、驅逐日寇的長期斗爭。1945年抗戰勝利后臺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3.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勢力盤踞臺灣,美國全面扶植國民黨在臺灣的統治,造成臺灣與大陸的再度分裂狀態。中國人民一直殷切盼望臺灣早日回歸,并為此不懈努力。1979年元旦,中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和平統一的方針。之后鄧小平同志正式提出“一國兩制”構想。80年代以后,海峽兩岸長期對峙、相互隔絕的局勢得到了緩和與改變,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海峽兩岸同胞都有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強烈愿望,臺灣最終還是要回到祖國懷抱的。
從政治學科分析:
1.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重大原則問題。
2.從法律意義上講,中國對臺灣擁有不容爭辯的主權,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據國際法規定,凡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權國家就某些重大問題所公開判定和發展的含有規定具體權利和義務的宣言和聲明,都具有國際法的效力和含義。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政府共同簽署的《開羅宣言》指出:“三國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的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共同簽署了《波茨坦公告》,進一步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對臺灣歸屬的規定完全具有國際法的效力和意義。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多年來,已有160多個國家先后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這些國家在同中國建交的同時,都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惟一合法的政府。此外,1971年聯合國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也證明世界上最權威的國際組織承認了“一個中國”的原則。目前存在于海峽兩岸之間的統一問題,不復存在主權問題,在性質上是中國實現國家統一的內政問題,不是國際問題,任何將臺灣從中國領土上分割出去的做法和主張都是違反國際法的。2000年2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和新聞辦公室聯合發表了《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文中指出:中國政府主張和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中國政府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對臺灣采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p#分頁標題#e#
4.臺灣和祖國大陸統一,是海內外中國人的共同心愿,隨著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祖國統一大業必將實現。
例題剖析
例題:讀材料回答:
材料一:一個中國原則是在中國人民捍衛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義斗爭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動搖的事實和法理基礎……有關臺灣的全部事實和法律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1999年9月21日凌晨01時47分,在我國臺灣省花蓮西南(震中位于北緯23.7度,東經121.1度)發生里氏7.6級地震。隨后又發生20多次有感余震,其中最強烈的一次為6.8級。這是臺灣近百年來發生的最強烈的地震。據報道,有400多人死亡,2000多人受傷。一些地區電力和用水供應中斷。煤氣管斷裂引起火災,一些縣市停止上課和上班。
臺灣地震牽動著祖國大陸億萬同胞的心。大陸各界迅速開展援災行動,救援人員和物資整裝待發。但因臺灣當局極力阻找,致使大陸救災工作被擱置、拖延。
材料三:由于臺灣分裂勢力堅持“兩國論”,企圖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臺灣海峽局勢存在著嚴峻的危機。對此,中國政府發表《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強調指出:中國政府仍然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統一。但是,如果出現臺灣被以任何名義從中國分割出去的重大事變,如果出現外國勢力侵占臺灣,如果臺灣當局無限期地拒絕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兩岸統一問題,中國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斷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來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完成中國的統一大業。
(1)簡要回答下列有關臺灣歷史方面的問題。
①舉出中國古代中央政權對臺灣地區實行有效管轄的兩個實例。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得到國際承認的兩個重要文件是什么?
③在解放戰爭期間,臺灣人民為促進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做出的重要貢獻是什么?
(2)按成因,臺灣這次地震屬于 ,這類地震是由于 而發生的。
(3)①中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基本方針是什么?
②這一基本方針是如何體現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方法的?
③面對臺灣海峽局勢存在著的嚴重危機,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認為自己應怎么辦?
剖析:這是一道運用歷史、地理、政治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跨學科綜合題。第(1)問要綜合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有關知識回答,說明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2)問則從地理學科角度設問;第(3)問要求運用哲學觀點分析我國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并縱使現實談認識。 #p#分頁標題#e#
答案:(1)①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管割臺灣和澎湖;清朝設臺灣府管轄臺灣地區。②《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③發動“二?二八”起義,成為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二條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3)①一個國家,兩種制度。②“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尊重世界和中國的歷史與現實,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以“一個中國”為原則,實現中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國社會發展規律,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方法;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當家作主、管理臺灣的原望,體現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③(鼓勵學生創造性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自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決擁護“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用實際行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利益和全中國人民的利益;努力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履行當代中國青年應有的社會責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