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高大的宮墻門前面,有一個寬大的廣場,那里真是人山人海,各種膚色,各種服飾,各種神態,各種聲音,應有盡有。其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我,被擁擠的人群擠著向前走,在春日的天氣里,已經汗流浹背。
在我身后,爸爸媽媽緊緊地拉著爺爺奶奶,有時候會被急急忙忙的人群沖散了,他們馬上找回對方,不然要一起走進故宮的大門,那是很難的。
難道幾百年前,故宮就是這樣擁擠嗎?
我心里嘀咕著。
我不敢說話,因為怕話說多了口渴,口渴就要喝水,一喝水就要上廁所了。然而這里人那么多,上廁所要排很長很長的隊伍,等到自己都害怕了。
我們全家終于一齊走進仰慕已久的皇帝生活的紫禁城中,心中不免有點激動,或者說有一些感慨,哦,這就是人人夢寐以求獨霸天下的地方嗎?
因為沒有請導游,我們也不知道應該重點游覽哪里,也找不出當年神圣奧秘的地方。
故宮給我們最直觀的一個感覺就是——大,然而大而空。我想象中的故宮是珍奇異寶應有盡有。
這時,我們走到一個大水缸面前,有一個導游正在對游客解說,她問道,“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有什么作用?”
游客們紛紛表示不解。
“這是古人消防用的,平日里他們都在水缸里裝滿了水,當發生意外突發火災時,人們可以從這里快速取到水,撲滅火苗。”
導游接著說,“你們看看,水缸外面還有什么嗎?”
有游客答道:“什么都沒有呀,黑乎乎的。”
“其實這水缸外表以前是用金子來做裝飾的,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他們不僅殘忍殺害許多百姓,還四處搜刮民脂民膏,把故宮洗劫而空,甚至于到后面已經沒有東西了,他們就用刺刀刮掉水缸上面的金子涂料。”
難怪這里空空如也,原來都是外國強盜的“杰作”。
“不僅如此呢,”爸爸說,“你看見的故宮只是一部分,在我們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歷史文物珍寶,大約有65萬件,因此有‘北京故宮看建筑,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為什么歷史文物跑到臺灣去了呢?”我不由問道。
“因為在抗日戰爭時期,北京的形勢非常嚴峻,眼看日本人就要打過來了,當時的國民政府,就決定把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因此有許多文物被移遷到臺灣了。”
“那里有許多寶藏,傳說有三大鎮館之寶: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皆是精巧絕倫的工藝品,栩栩如生的造型足以以假亂真;而毛公鼎則是迄今為止鐫刻銘文最多的重器,珍貴程度世所罕見。以后,你放假了,我帶你一起去臺灣島看一看,一飽眼福。”
古代珍寶都在臺灣,難怪我們看不到。
哦,難怪爸爸說臺灣與大陸是分不開的,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故宮有兩處,建筑與文物分在兩處,要全部觀看完,難;那么多,叫我驚嘆;那么,我能去看一看嗎?晚上,我睡著了也在做夢,夢中的故宮,合二為一,再一次展示出神奇美麗的風光,讓人心生敬意。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