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變量法
當某一物理量受到幾個不同物理量的影響,為了確定各個不同物理量的影響,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變,改變某一個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與該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如: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
2.理想模型法
在用物理規律研究問題時,常需要對它們進行必要的簡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用這種理想化的方法將實際中的事物進行簡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如:電路圖是實物電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圖或力的圖示是實際物體和作用力的模型。
3.轉換法
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如:奧斯特實驗可證明電流周圍有磁場,擴散現象可證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
4.等效替代法
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對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案或設想,而使它們的效果完全相同,將問題化難為易,求得解決。
例如:在曹沖稱象中用石塊等效替換大象,效果相同。
5.類比法
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
如:用抽水機類比電源。
6.比較法
通過觀察,分析,找出研究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它是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方法。
如:比較發電機和電動機工作原理的異同。
7.實驗推理法
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忽略次要因素,進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結論,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如:研究物體運動狀態與力的關系實驗;研究聲音的傳播實驗等。
8.比值定義法
就是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其特點是被定義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質的最本質的屬性,它不隨定義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變。
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比熱容、熱值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這樣的方法。
9.歸納法
從一般性較小的前提出發,推出一般性較大的結論的推理方法叫歸納法。
如: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反復做了三次實驗來驗證F1 L1=F2 L2
10.估測法
根據題目給定的條件或數量關系,可以不精確計算,而經分析、推理或進行簡單的心算就能找出答案的一種解題方法。它的最大優點是不需要精確計算,只要對數據進行租略估計或模糊計算,就能使問題迎刃而解。
(1)解答時應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數據:家庭照明電壓值220V、每層樓高3m左右、一個雞蛋的質量約50g、成人身高約1.60~1.80m、人體的密度約為1.0×103kg/m3、人的心跳約1分70~80次、人體電阻約為幾千~幾百千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車一般行駛速度約5m/s、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230g、一張報紙平鋪在桌面產生的壓強約0.5Pa等。
(2)記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數: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熱容等。
11.圖像法
在物理學中,常采用數學中的函數圖像,將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因此圖像實際上反映了物理過程(如熔化圖線等)和物理量的關系(如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等)。運用圖像知識來解物理試題的方法,叫"圖像法"。
運用此方法時應做到:
(1)識別或認定圖像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過程及其有關的因素和控制條件;
(2)分析圖像的變化趨勢或規律,弄清圖像所表達的物理意義;
(3)根據圖像的變化情況確定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并給以正確描述或做出正確判斷。
12.放大法
把測量量按一定規律放大后再進行測量的方法, 稱為放大法。在有些實驗中,實驗的現象我們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觀察。我們就將產生的效果進行放大再進行研究。
比如音叉的振動很不容易觀察,所以我們利用小泡沫球將其現象放大。觀察壓力對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時我們將玻璃瓶密閉,裝水,插上一個小玻璃管,將玻璃瓶的形變引起的液面變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變 化。
在測量微小量的時候,我們常常將微小的量積累成一個比較大的量、比如在測量一張紙的厚度的時候,我們先測量100張紙的厚度在將結果除以100,這樣使測量的結果更接近真實的值就是采取的累積放大法。要測量出一張郵票的質量、測量出心跳一下的時間,測量出導線的直徑,均可用積累法來完成。
13.分類法
分類法是指把大量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其劃分為不同的種類的方法。
其一般步驟為:
(1)確定分類依據;
(2)選擇分類方法;
(3)正確進行分類。
如把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導體和絕緣體。機械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等。
14.觀察法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人們的許多物理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認真地總結和思索得來的。
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在教學 中,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實驗,如長度、時間、溫度、質量、密度、力、電流、電壓等物理量的測量實驗中,要求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進行規范的實驗操作,得到準確的實驗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實驗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觀察法。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