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考,細比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孔子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學習的開端、思維的動力.在物理學習中,要結合結合教材中的“想想議議”,進行巧妙的設疑,多動腦積極思維,多質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規律的內涵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如在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可先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認識到浸在液體里的物體不論是上浮的還是下沉的都受到浮力,接著思考以下幾個思考題:(1)
既然浸在水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作用,為什么鐵在水中下沉?木塊能浮在水面上呢?(2)把同樣重的鐵塊和木塊同時放在水里又會怎樣呢?(3)用鋼鐵制造的大塊在輪船為什么又會浮在水面呢?中 華 考 試 網
然后通過對放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的關系,根據二力合成的知識,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
對教材上的各種結論,不僅要善于從正面提出問題,還要善于反向思考.如“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而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物體是不是都沒有受到外力作用呢?通過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結論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知識本身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區別.如某些現象相似,但實質不一;某些物理量的測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所以在學習中一定要積極思維,運用分析、比較的方法,找出異同和聯系,掌握知識的本質.例如,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就可列表比較.質量和重力、壓力和重力有什么區別和聯系等,都可以列表比較.通過比較,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同時培養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