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各地中考歷史試題的命制發生了一些變化,其核心是突出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因而考試形式也相應地出現了變化,。對于備考的初三學生而言,只有了解和掌握好開卷考試的命題特點和解答技巧,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方能提高復習實效和考出更好的成績。
歷史學科的中考命題,與前幾年相比,在考核標準、命題立意,試卷的整體要求及各種技術手段等方面都做了許多調整。
現在中考歷史科命題的原則主要是探索怎樣使試題更加體現開卷考試的特點,怎樣通過考試引導廣大師生樹立起對歷史課教與學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引導歷史課向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從這一原則出發,試題一是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糾正學生“開卷考試就是抄書”的誤解,引導學生在理解和運用的基礎上掌握知識、消化知識;二是從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前提出發,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考查,給學生以自由發揮的思維空間。
開卷考試,課本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但有的同學在使用課本答題時存在一些得不償失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平時往教材上抄題,考試時從教材中找題。有的同學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把老師上課所講的例題,或自己在教輔書中做過的題目和答案不厭其煩地、密密麻麻地抄在課本的空白處,甚至把課本的原文字都遮住了?荚嚂r,出于僥幸心理,憑著自己的印象在書中一題一題地找,或照搬照抄,或斷“題”取“點”,最后寫出來的答案與試題的要求“貌合神離”相距甚遠,難以保證答題的正確性和準確性。
2、每道題都翻書。有的同學對開卷考試感到輕松,認為不就是到考試時翻翻書嘛,但真到考試時,若要題題都在書中找答案,恐怕考試時間就不夠用了,更何況現在實行歷史、政治綜合考試。這樣,在規定的時間內既要翻政治書,又要翻歷史書,翻來翻去,一些同學自己都翻糊涂了。所以,像選擇客觀性試題,一來題量大,難度較低;二來每題所占的分值較小,有關的知識應盡量消化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考試時應做到不翻書就能解答,如果實在不能確定答案,再翻書查找。
3、不仔細審題,盲目抄書。這主要表現在解答主觀性試題上,有的同學在答題時,不是先審題,而是先忙于抄書,看書中哪些段落與試題內容接近,就抄哪些段落,由于審題不清,缺乏對題目的整體理解,也就難以形成一個完整思路,往往是東抄一段,西抄一段,不得要領,最后很容易出現偏離試題要求、答案不完整、思路不清晰、論證不充分等問題。
4、只注重教材,不關心時事政治、社會熱點。俗話說: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隨著開放性試題的出現,許多試題都要求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聯系思想和行為的實際來回答問題,這類試題的答案往往是多元的,具有發散性的特點。一般說來,在書中很難找到現成的答案,如果考試時只翻閱教材,是無法滿足這類試題要求的,它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應關注社會生活,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課本。
、谝詫W生使用的教材版本為依據,體現課改精神。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學生學科相關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命題遵循課程標準要求,在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查方面,突出強調理論聯系實際,體現學科知識與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
③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和重新整合,在試題中創設新的情境或場景,降低學生記憶難度,加強對學生體驗、感知、理解、積累和運用歷史的考查,避免死記硬背。在命題特點上體現知識的廣泛性,選材的借鑒性,題量的適當性,試題的開放性,形式的靈活性,設計的新穎性,答案的開放性和思維的發散性等。
開卷考試試題的設置靈活新穎,有利于學生能力的鍛煉、培養和提高,但其題型基本上離不開這樣四個題型:單項選擇題、列舉題、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綜合題)。
(1)單項選擇題是用來考查基礎知識的最佳題型,特點是設計靈活、知識覆蓋面廣、答案惟一。解答的關鍵是要注意審清題干中的關鍵詞及相關的限定因素,排除干擾項。
本題考查歷史知識的識記、分析辨別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十二大”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十三大”闡發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此可知,b項是正確答案。
【例4】2007徐州23.紀錄片《大國崛起》中評述,牛頓締造了工業革命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牛頓和瓦特的貢獻分別是b
【例6】2007年廣東省汕頭21.19世紀,一位偉人這樣說:“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四十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
【例7】2007四川遂寧22.被譽為“舊時代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最初以為詩人”的是 a.伏爾泰 b.但丁 c.達?芬奇 d.哥倫布 【例8】2007年泰州16.有人認為英國“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 這表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了b
【例9】(2005·海南省)一戰期間,英國一位戰地記者向國內通訊社發回戰地報道。他可以選擇的快捷通訊工具有
【例10】、酷愛旅游的小明準備在暑假沿著絲綢之路古道進行游覽。請你確認他將會游覽到的著名文化遺址是 a.都江堰 b.龍門石窟 c.承德避暑山莊 d.敦煌莫高窟
2005年安徽省課改實驗區中考歷史試題 【例11】某臺灣旅行團要來大陸拜祭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們應去: a 黃帝陵 b 大禹陵 c 秦始皇陵 d 中山陵 【例12】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熱播后,很多人對漢武帝的文韜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漢武帝治國的核心思想來源于 a 法家學說 b 道家學說 c 儒家學說 d 墨家學說 【例13】“他出生于春秋時的魯國,學說比較保守,主張仁愛,他的思想被后來的封建統治者利用,他還是一位具有罕見熱情和擅長教育的教師,據說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這是描述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005年山東泰州市初中畢業升學統一考試歷史試題 【例14】.追求與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墨子思想中體現這一特點的主張是 a.“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b.“兼愛”、“非攻” c.“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d.“仁者愛人”、“為政以德” 【例15】玉溪、請仔細判斷一下,下列關聯中正確的一項是: a、老子——《春秋》 b、孔子——“因材施教” c、孟子——《道德經》 d、韓非——“兼愛”、“非攻”
【例16】西漢太中大夫東方朔撰文上書漢武帝,所用竹簡需要兩人抬進宮。以后改變這種攜書不方便現象首次得益于發明了
c.造紙技術 d.制墨技術(06常德) 【例17】公元207年,曹操曾寫詩明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結合所學知識判斷,當時曹操“志”在何處 a. 統一天下 b. 消滅袁紹 c. 廢漢稱帝 d. 建立魏國(06汕頭) (2)貼近生活實際,體現歷史學科的生活性
面向學生、關注學生生活實際,是20世紀各國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課程由科學世界回歸到生活世界是課程理念的一大飛躍。命題加大了對學生身邊歷史的考查力度,以學生生活和實踐中熟悉的人、物、事或可能遇到的新情況為材料,營造有別于教材的新情境,設計新問題進行考查。
【例18】.電影《英雄》中刺客無名對秦王說“劍字有18種寫法,互不相同”,秦王說“統一以后這些雜七雜八的文字一律廢掉,只留下一種寫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06株州)
【例20】一位新同學自我介紹說,我的姓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名稱是一樣的,試判斷,他姓 a.秦 b.夏 c.宋 d.唐(06襄樊) 【例21】一個歐洲旅游團隊要參觀我國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原始人類遺址,應該去
【例22】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中熱播的《《論語>心得》,引起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經典的關注!墩撜Z》中所記載的言論出自我國古代思想家……………………………( )
【例26】“每逢佳節倍思親”,2007年春節小麗給遠在國外的親人寫信,收信人地址中不應該出現的國名是……………………………………………………………………………( )
(3)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把學生引入到現實生活中,進行“再創造”活動,既有利于學生憑借生活經驗去主動探索,又有利于學生感受到現實是歷史的延續和發展。使歷史學科更具“生活味”,不僅能在考試時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更重要的是如此引導下的日常教學,能激情引趣,能促使學生學會用歷史的眼光看待、分析、解決生活中的歷史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意識。
【例27】(蕪湖07)4、八年級某班同學學習了《鴉片戰爭》一課后,對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原因進行了討論,形成了四種意見。正確的是:
列舉題就是把符合某種條件的人物、事件等按要求排列出來的題型,分為橫向列舉題和縱向列舉題。答題時要搞清楚試題問的是哪一方面的問題,界定時空范圍,確定要答的內容,避免因為審題不清而導致知識點的張冠李戴、不全面或順序顛倒。答題要求規范有序,簡明扼要,用詞準確。
【例1】(蕪湖07)民主革命階段,蕪湖的革命運動在安徽省占有突出地位。請根據以下提示列出相應的人和物:
材料解析題是最具有學科特色的主觀性試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材料的能力、獲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進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說明和論證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材料層出不窮,提問靈活,增加了解題難度,因而成為復習迎考中的重點和難點。
解答材料解析題的基本技巧:①讀:粗讀題目,包括材料和出處。②想:看清提問,根據材料中有效的信息,聯想所記憶的相關知識,對號入座。③答:“問什么答什么”,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注意語言精練、表達準確。
、僮g著《天演論》的近代中國啟蒙思想家②《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 ③被稱為“兩彈元勛”的皖籍科學家 ④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人 ⑤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者 ⑥實施“新政”的美國總統 ⑦提出相對論的科學家
【例2】(2005·廣安市)“價值貶縮到難以想象的程度,賦稅增加了;我們納稅的能力則已降低;各級政府都遭到嚴重的收入減少;嘆交換手段難逃貿易長流冰封,看工業企業盡成枯枝敗葉;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千萬個家庭的多年積蓄毀于一旦……更嚴重的是,大批的失業農民面臨嚴峻的生存問題,而艱苦勞動卻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數。”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知識的識記和實際運用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看懂材料,再從所學知識中選取有效信息來回答。
【答案】①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②新政(或對工業的調整或頒布《國家工業復興法》)。新政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美國經濟緩慢恢復過來,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和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
(1)問答題是測試考生分析、理解、判斷、概括、歸納、綜合等能力的常見題型。解答時,一要審好題,抓好關鍵詞;二要確定答題范圍與內容;三要規范組織答案,做到條理化。
(2)除圖片反映的成就外,請你另舉兩項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中國在同一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允許回答教材以外的成就)。 (3)假若你是當時的一位現場記者,請你就其中一幅圖片反映的事件撰寫一條新聞短訊。(至少從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重要意義四個方面選擇三方面撰寫)
【例2】以“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席位后中國代表開懷大笑”照片和“1972年尼克松訪化華與周恩來握手”圖片為材料。第(3)問“假若你是當時的一位現場記者,請你就其中一幅圖片反映的事件撰寫一條新聞短訊。”和第(4)問“請為其中一幅圖片擬定一個恰當的名稱”。以撰寫新聞短訊和為圖片擬定名稱的形式進行考查,形式新穎,而且給學生很大的思考問題的空間,留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力和想象力的空間,極具開放性,而且又不脫離歷史學科的主干知識、基礎知識,同時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學生的回答也證明了這一點,以為圖片擬定名稱問題為例,大多數學生選擇第二副圖片,根據自己不同的感受命出了“歷史性握手”、“破冰之旅”、“世界性握手”、“改變世界的瞬間”、“改變世界的一周”、“重返聯合國”等恰當的名稱。此題充分體現了試題的探究性、開放性。 探究性、開放性的問題,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的空間,而且有很強的激勵性。這樣的問題,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使得學生的思維異;钴S,他們的思維展開想象的翅膀,從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角度做出回答。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請你參加該班的主題活動,就英、美、日三國崛起中的重大事件探究三國崛起的主要因素、對近代中國帶來傷痛,以及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你有關如何做等三個方面,寫一篇歷史小短文。
要求:①主題突出,觀點正確,論從史出;②標題自擬,300字以內;③不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校名、姓名,否則會被扣分。
16.按照崛起中的主要因素(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日本明治維新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美國建立了民主政治體制,進行了制度創新;美國通過獨立戰爭贏得了國家獨立,南北戰爭則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日本明治維新體現了日本善于學習,重視教育;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生產力;通過殖民擴張擴大了世界市場,積累了資本等)、對近代中國塞的傷痛(如:三國發動或參與了侵華戰爭,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被強加給中國人民,一再割地、賠款、喪權,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不斷遭到破壞,中,華民族的危機一步步加深)、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你有關如何做(如: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發奮圖強,努力提高自己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三個方面采意給分。[答出緊扣題意、觀點正確、言之成理的其它內容亦可;若能較為完整地答出以上三個方面,且語言簡潔流暢的加1--2分,但該大題總分不得超過12分]
重視探究性學習,實現從傳統死記硬背型歷史學習方式向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歷史課程改革在學習方式轉變上的核心問題。命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作到有話可說,答案多角度、多層次,鼓勵學生發展個性,有創新見解的試題,對推動初中歷史學習方式的轉變其價值不可低估。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