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9.下面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9.A)(3分)
A.死亦我所惡惡:兇惡
B.蹴爾而與之蹴:用腳踢
C.妻妾之奉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棄
10.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10.A)(3分)
A.二者不可得兼B.故患有所不辟也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D.多為身死而不受
11.下面對選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11.B)(3分)
A.作首認為,在“生”和“義”無法兼顧的情況下,應該“舍生而取義”。
B.作者所倡導的重“義”之心,只有圣賢才具有,普通人是沒有的。
C.作者認為,乞人不屑“蹴爾而與之”的救命食物,是沒有喪失“本心”的表現。
D.文中的對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讀起來節奏感強,并且富于文采和氣勢。
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7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題。
李侍郎紱,性聰慧。少時家貧,無貲買書,乃借貸于鄰人。每一翻繹,無不成誦。偶入城市,街衢鋪店名號,皆默識之。后官翰林,庫中舊藏有《永樂大
典》,公皆讀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難公,無不立對,人皆驚駭。
(節選自《嘯亭雜錄》)
【注釋】侍郎:古代官名。紱(fú):李紱,人名。貲(zī):通“資”,錢財。
衢(qú):四通八達的道路,大路。《永樂大典》:明朝永樂年間編纂的一部百科全書式文獻集。全書有22937卷,11095冊。
13.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2分)
(1)少時家貧少:
(2)無不立對對:
14.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庫中舊藏有《永樂大典》,公皆讀之。
譯文:
15.結合全文,舉例說說李紱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答:
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7分。13.(1)年幼(2)回答14.書庫中原來的藏書有《永樂大典》,他都讀過了。15.李撥是一個:天性聰慧、勤奮好學的人。“無不成誦”“皆默識之”“無不立對”,體現了他的聰慧:“無貲買書,乃借貸于鄰人”“庫中舊藏有《永樂大典》,公皆讀之”,體現了他的勤奮好學。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