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2-14 21:38:18
2月9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征》研究論文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論文稱,新冠肺炎的中位潛伏期為3.0天,最長可達24天。
那么,病毒潛伏期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有的人長有的人短呢?
病毒在潛伏期會干些啥
“潛伏期指的是易感人群從感染到發病的時間。因為具體是什么時間感染的很難精確知道,所以一般以接觸患者或到疫區的時間為最可能感染的時間,發病日期與感染日期的時間差就稱為潛伏期。”2月12日,南方醫科大學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趙衛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趙衛長期從事分子病毒學研究,2003年參與過抗擊“非典”。他舉例說,比如甲25日到醫院,乙醫生接診了他,甲被診斷為新冠,乙30日發病,那乙的潛伏期就是5天。但事實上,病毒大流行時,因為傳染源眾多,所以潛伏期時長的判斷相對復雜,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根據流行病學的數據統計,在大量數據基礎上,計算出潛伏期的具體數字。
感染者處于潛伏期時病毒在人體內會做些什么?趙衛表示,簡單說,就是適應環境,為大量增殖做準備,包括合成產生子代病毒的組分。“新冠病毒的結構包括包膜、衣殼和核心(即核酸),它們可以視為病毒的成分。在產生子代病毒顆粒前,宿主細胞內是看不到完整的病毒顆粒的,只能找到病毒的組分。病毒顆粒進入細胞后,先合成子代病毒的三個組分,再進行裝配,從而產生子代病毒顆粒。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趙衛解釋說。
也許有人會問,子代病毒傳染性或殺傷力會更強嗎?趙衛表示這不一定,一般來講,絕大多數子代病毒和親代病毒是相同或非常接近的,不會發生明顯的生物學性狀的變化。如果在重要功能位點上發生了變異,其生物學特性才可能發生改變。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