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9 15:36:48
1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被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的由來
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漢文帝劉恒登基。他大赦天下,以后每到元月十五,皇帝都要出宮游玩,張燈結彩,與民同樂和其他傳統節日,強調“闔家團聚”不同,元宵節更強調“普天同慶”。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顒油葡蛴忠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習俗
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由來已久。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皆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圓幸福,年年歡聚。
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不一而足。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舞獅子
舞獅子,又稱“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當獅頭,
一人充當獅身和后腳,另一人引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
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踩高蹺的人往往裝扮戲曲折子,身著戲裝,濃妝艷抹,且歌且舞。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起源于上古時代,正月十五耍龍燈,載歌載舞的節日氛圍,流傳于很多地方。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