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27 14:05:52
初二開始分化的實質是深層次思維的缺陷
小學是人的一生比較平穩的時期,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只要學習努力,聽老師和家長的話,取得好的成績并不太難。在小學時期,“語數雙百”司空見慣,90分以下一般就算差成績了。然而,就在這“美好”的背后,不少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已經種下了“初中分化”的種子。如:學習方式屬于死記硬背的、憑“小聰明”但學習習慣不好的、知識面很窄的等等。這種類型的分化不是“智力分化”,但會造成“智力分化”。不是學生不聰明,而是視野太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出了問題。學習的實質并不在于知識量,而在于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知識的簡單應用是“淺層次思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是“深層次思維”。
初二開始教學內容和以前相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學生的“思維準備”在小學沒能做好,到了中學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很吃力,于是就被分化下來了。
策略:
小學時期,由于孩子的智力發育和知識水平都還很低下,弱化“形象思維”的培養是不可取的,過于強化“抽象思維”往往又不適宜。初一、初二,正當時。要注意孩子的以下幾點:
⑴改善學習方式。肯動腦筋,善于思考,善于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⑵知識面要盡量寬闊。要有大量的課外學習、大量的生活實踐作為“背景”。家長要注重孩子的知識積累,為孩子創造課外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環境和條件。
⑶關注學習成績的“智力含量”。不要只強調學生的成績分數,而要看成績是如何得來的。是靠死記硬背,還是明白了道理?是獨立思考,還是僅僅模仿而已?是“形象思維”取勝,還是“抽象思維”的結果?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參與的程度。
意志力和毅力上的原因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有一部分學生較聰明,在小學學得很輕松,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這些學生常常會因為聰明而受到家長和老師的贊揚。他們錯誤地以為,取得好的成績,原來如此簡單,不認真不努力也可學好。養成了做事馬虎,不求勝解,怕吃苦等不良習氣。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