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18 18:13:04
21. 平衡狀態: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2. 二力平衡: 物體在受到 兩個力 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稱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最簡單的平衡。
23.一對相互作用力和一對平衡力的區別:一對相互作用力:異體、 共線、 等大、反向;一對平衡力:共體、共線、等大、反向關鍵是受力物體是不是同一個物體
24. 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壓力的大小:固體放在水平面上, F 壓=G
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且指向受壓物體壓力的作用點:在被壓物體的表面上(畫力的示意圖時要注意)
下圖為重為 G的物體在接觸面上靜止不動時所指出的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25.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表示的是 壓力的作用效果。
單位是帕斯卡(Pa),還有百帕(h Pa)、千帕(K Pa)、兆帕(M Pa)。
定義式:P= F 壓/S 受(P:壓強(Pa)F壓:壓力 (N); S 受:受力面積 (m
2) 1 Pa=1 N/ m2這種由定義引出來的公式叫比值定義法;以前還有速度、密度都是這樣引出來的。
注:S 指受力面積≠表面積≠接觸面積
讀書分割線
26. 帕斯卡是個很小的單位,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 104Pa 。一顆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約為 20Pa;物理意義是 1 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 20N。
27.增大壓強的方法:① F 壓→, S 受↓可↑ P②S 受→, F 壓↑可↑ P③同時↑ F 壓、↑ S 受 可↑ P。同理,反過來可以減小壓強。
28.液體壓強的產生原因:液體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9.液體壓強: p (Pa) P= ρ 液 g h (ρ 液:液體的密度 (kg/m 3) ;h :深度 (m) 【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30. 液體壓強的規律:
⑴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⑵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⑶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31. 計算壓力和壓強的一般方法:
①固體:先算壓力,再由 P= F 壓/S 受計算壓強( 固體放在水平面上,F壓=G)
②液體:先由 P=ρ 液 g h 計算壓強,再由 F 壓=P× S 受計算壓力。
32. 特殊情況:
①P=ρ固 g h 也適用于固體,但要求固體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樣粗。
②F壓=G也適用于液體,但要求液體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樣粗。
33. 連通器的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如鍋爐水位計。
34.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被液體想各個方向傳遞。如汽車液壓千斤頂、汽車液壓剎車系統、鏟車都是液壓技術的應用。(適用于靜止的液體和溫度、體積不發生變化的靜止氣體) 液壓技術能在無噪音的情況下把力放大, 其放大的倍數由活塞面積的倍數決定。公式為 F1/S 1=F2/S 2,即 F2= S2/S 1 × F 1
35.固體 (能大小不變地) 傳遞壓力,液體 (能大小不變地) 傳遞壓強,所以計算時固體先計算壓力,液體先計算壓強
36. 大氣壓強: 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一般有 p0 表示。
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是有區別的,大氣壓指直接和空氣相連的氣體壓強,也就是空氣壓強,而氣壓指一部分的氣體壓強;如高壓鍋內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產生原因:因為 空氣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動性。
37. 兩個重要的實驗:
①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的大氣壓強的存在
② 托里拆利實驗:不但證明的大氣壓強的存在,還精確的測出了大氣壓值:760mm汞柱高,即 P0=ρ 液 g h =1.01 × 10 5Pa(1 標準大氣壓下≈ 1.0x10 5Pa)
38. 大氣壓的特點: 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葉子分割線
39.把具有 流動性 的液體和氣體統稱流體。
40. 伯努利原理:流體在 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流體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
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 :空氣對飛機機翼上下表面產生的壓力差。飛機升力產生的過程 :機翼形狀上下表面不對稱 ( 上凸 ) ,使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因此在機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壓強差,從而形成壓力差,這樣就形成了升力。
41. 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方向 :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42.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 :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 向上、向下的壓力差即浮力。
43.浮力產生的根本原因:液體(氣體)具有重力
屋子小樹簡筆畫分割線
44. 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即 F浮 = G排=ρ 液 V 排 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 密度 和物體 排開液體的體積 有關,而與物體的 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45. 浮力的生活應用:
① 輪船:利用制成空心來 增大排開水的體積來增大浮力 實現漂浮的;
② 潛水艇:利用水艙充、放水來 改變自身重力 實現上浮和下沉的;
③ 熱氣球、汽艇:利用 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通過改變氣囊里氣體的質量來改變自身的體積,從而改變所受浮力的大小,來實現升降的。
46. 計算浮力方法 :
①(二次)稱重法:F 浮= G 物-F 拉( 利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 。
②壓力差法:F 浮= F 向上- F 向下(利用壓力求浮力)
③F 浮=G 排 或 F 浮=ρ 液 V 排 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體積時常用)
④平衡法, F 浮=G物 ( 漂浮或者懸浮時求浮力;)
47.浮力計算方法總結:第 1、 2 種方法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適用,所以一般計算浮力只有第 3、4 種方法,而第 3、 4 種方法的適用范圍不同,第 3 種方法只適用于漂浮和懸浮,第 4 種方法任何時候都適用。
一般計算過程如下:
(1)由ρ 液與ρ 物的關系判斷物體所在的狀態,如果漂浮或者懸浮的話首選第 3 個公式,第 3 個公式解答不出來再選擇第 4 個公式。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