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4-21 18:39:11
25答案】A
【解析】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硫酸銅和鐵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加熱條件下,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①中一定條件下均能一步實現;高溫條件下,碳酸鈣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②中一定條件下均能一步實現;碳酸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硝酸鈉,硝酸鈉不能和其它物質反應生成氫氧化鈉,③中一定條件下不能全部一步實現。故選A。
26.【答案】C
【解析】A、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NaOH+HCl=NaCl+H2O;純堿遇稀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除去了原物質并引入新的雜質氯化鈉;
B、加入明礬吸附后需要靜置、沉淀、過濾;
C、碘在水中微溶,高錳酸鉀在水中易溶,可以除去高錳酸鉀;
D、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但當二氧化碳過量時,又會生成碳酸氫鈣,碳酸氫鈣可溶,會引入新的雜質;故選項錯誤。故選C。
27.【答案】A
【解析】A、稀硫酸與碳酸鈉與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稀硫酸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與氯化鈉溶液不反應,故選項正確。
B、MgSO4溶液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鎂白色沉淀和硫酸鈉,沒有氣泡產生,故選項錯誤。
C、KOH溶液與碳酸鈉溶液不反應,故選項錯誤。
D、稀鹽酸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與硝酸鋇溶液不反應,故選項錯誤。故選A。
28.【答案】A
【解析】A、加水稀釋對溶液中的氯離子和鐵離子都沒有影響,只是使其濃度變小造成溶液黃色變淺,不能證明FeCl3溶液顯黃色與Cl-離子無關,只進行該實驗無意義,故A錯誤;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氫氧化鐵紅褐色沉淀,把鐵離子轉化為沉淀而除去,但氯離子不變,而溶液黃色消失,證明氯化鐵溶液顯黃色與氯離子無關,只進行該實驗有意義,故B正確;
C、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無色硝酸銀溶液,把氯離子轉化為氯化銀沉淀而除去,但鐵離子不變,而溶液黃色未消失,證明氯化鐵溶液顯黃色與氯離子無關,只進行該實驗有意義,故C正確;
D、FeCl3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鐵離子和氯離子三種粒子,觀察KCl溶液沒有顏色,證明水分子、氯離子都不會對顏色產生影響,只進行該實驗有意義,故D正確。故選A。
29【答案】B
【解析】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純凈的NaCl,可以先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除去鎂離子,再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除去硫酸根離子,然后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除去鈣離子和多余的氯化鋇,過濾將生成的沉淀除去,此時溶液中含有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可以加入適量的鹽酸,調節呈中性;氫氧化鈉溶液也可以調整順序,因此順序可以為:②④③⑤①;或④②③⑤①或④③②⑤①;觀察選項,故選B。
30.【答案】D
【解析】①Ba(NO3)2:溶液、②KCl溶液、⑧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中,CuSO4溶液呈藍色,首先鑒別出藍色的CuSO4溶液;把CuSO4溶液與另外三種溶液混合,出現白色沉淀的溶液為Ba(NO3)2溶液;再把Ba(NO3)2溶液與另外兩種溶液混合,產生白色沉淀的是K2SO4溶液,無明顯變化的是KCl溶液;故將它們一一鑒別開來鑒別出來的先后順序可能是④①②③或④①③②。故選D。
31.【答案】(1)藍 CuSO4+2NaOHCu(OH)2↓+Na2SO4 (2)CuSO4(3)Ba(OH)2
【解析】(1)銅離子在溶液中顯藍色,所以硫酸銅、硝酸銅兩種物質的溶液均顯藍色,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化學方程式為:CuSO4+2NaOHCu(OH)2↓+Na2SO4。
(2)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所以向硫酸銅、硝酸銅兩種物質的溶液中分別加入BaCl2溶液,能發生反應的物質是CuSO4,另外一種物質不反應。
(3)氫氧根離子和銅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所以能同時將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轉變成沉淀,該純凈物的化學式為Ba(OH)2。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